败家秀 星展理财 | 港股连升后,是升势结束还是开始?

44
近日,星展理财投资策略师发文,就港股的走势发表自己的观点。文章分析了继港股十连升之后,港股将如何发展,或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未来的投资方向。




港股出现十连升




自4月22日起至5月6日,港股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升势,恒生指数连升10个交易日,创2018年一月之后最长连升记录。5月6日恒指收盘价升至18578.3点,10个交易日累计升幅高达14.5%。从年初1月22日低位14794点至5月7日高位18638点,当中反弹高达26%。




港股去年的低迷主要归结于以下几个因素:




✦美联储虽然去年放缓加息力度,但最终仍是加息4次,合共加息100个基点。加息致使美国债券收益率提升,风险资产的吸引力下降,环球投资者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多偏好于美股和日股。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投资者的风险胃纳下降。




✦环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缺乏信心。该因素最终虽然被真正的经济数据证明是误判,但西方投资者仍然存在偏见。




保持看好港股




星展银行一直坚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因此对于有大量优质国企和民营企业上市的港股市场,我们仍然保持信心,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宏观基本因素:




国家的经济建设已经出现重大转型,更加重视经济多元化。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对部分传统行业造成影响,但对其它新兴行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大家担心的交棒过程会影响经济发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2023年GDP总额再创新高,高达126万亿人民币。实际GDP的同比增长高达5.2%。GDP总额不断提升,但内在不同行业对GDP的贡献度却大有不同(如图一)。近年来各行业中对GDP贡献度增长最大是信息和科技,其它服务,以及租赁商务。国家定义的其它服务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7个门类行业。很明显,大家最关注的房地产从来都不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动力,而且近年来国家的多元化发展是成功的。




图一:各行业占GDP比例2023年与2015年之比较

资料来源:万得,2024.05.09




就中国香港本土的经济发展而言,虽然曾经遇到疫情和环球地缘政治风险影响,但是在中国香港成立企业的数量有增无减。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注册处数据分析所得,2024年首三个月公众公司新增注册22家,私人公司新增注册合共30268家。2023年新增注册的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分别为49家和131060家。尤其是2023的私人企业新增注册数量已经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如图二)。虽然每年均有企业结业或倒闭,但留存的注册公众和私人企业均呈现增长趋势。2024年3月的留存注册公众企业达到982家,较2019年增加161家;3月留存注册私人企业达到1413761家,较2019年增加49170家(如图三)。2024年3月的留存公众和私人企业较2023年也分别呈现23家和1008家增长。这足以证明中国香港本土并没有出现企业倒闭潮。即使有企业倒闭,但却有更多的企业成立,形成留存企业逐年净增长。

图二:新增注册的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注册处

图三:留存注册的公众公司和私人公司




资料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注册处




2政策支持因素:




中国在过去几年不断给予不同层面的刺激政策。例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LPR,财政部推出社保基金股票类、股权类资产最大投资比例分别可达40%和30%,国资委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领导绩效考核,两会聚焦新质生产力,证监会严惩操纵市场和恶意做空行为,等等(如图四)。这些政策都是非常有针对性,只是政策落地到实施,再到见效,是需要过程和时间。




图四:

3资金支持因素:




港股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本土,国内资金,海外资金。这三方面的资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合共为港股带来今年难得一见的交易总额。今年3月港股日均交易额高达1173亿港元,创12个月以来的日均新高。4月份的日均交易额为1122亿港元,连续2个月录得过千亿港元日均交易额(如图五)。港股自2月起连升3个月。港股的交易额正在逐渐回升。当中,通过沪深港通流入港股的南向资金呈现增持趋势。南向资金每年流入港股的净买入均为正数。截至5月8日,年初至今的南向资金每日净流入为28.3亿港元,仅次于2020年的29.74亿港元,为历年来第二高。




图五:




资料来源:港交所2024.05.08

另外,港股交易量提升的另外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回购。截至5月8日,2024年至今的回购70亿港元。这4个多月的回购金额比2019至2021年总和的67亿港元还要高。2022年的回购总额为105亿港元,2023年更加高达126亿,为历史之最,而且已经是连续5年呈现按年增长(如图六)。2022年以来,港股恒生指数的PE已经跌至单位数字。现在市盈率仅有9.35倍。2022年至今,回购金额最高前三家企业分别为腾讯、友邦、汇丰控股。很明显,优质企业往往趁低PE时回购,既可提升每股盈利,也降低流通股数量,增加愿意持股的股东权重,增加分红派息,从而逐渐增加投资者对该股票的需求。




图六:

资料来源:万得2024.05.08




总而言之,港股正处于严重被低估的状态。星展理财投资策略师称,从宏观基本因素、政策支持因素和资金支持因素来分析,港股将获得更多支持。自1月底的大幅反弹后,不排除有部分投资者可能会采取获利了结策略,但是当估值再度拉低,股价稳定后,更多的企业盈利保持增长和其它正面因素将会受到更多关注,港股将会获得更多支持。
ningxueqin

1

粉丝

0

关注

233

文章
积分
412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