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影音 贺伟龙玩HiFi 第28期:ibasso DX200 旗舰播放器实测

5443
本帖最后由 lonely869 于 2017-3-10 18:33 编辑

贺伟龙玩HiFi 第28期:ibasso DX200 旗舰播放器实测
『前言』

基于目前文字类评测普遍冗长繁复,外观毒图叙述较多,特创作此速攻评测系列。
以简短明确的标签式导语给产品定性定型,便于读者更方便的检索和比较。
本期作者:贺伟龙玩HiFi
个人爱好:数码、音乐、吃吃吃
玩机经历:京东发现音频达人、头条“音茶乐”运营、圈内搞机佬;擅长从音频、数码等产品的功能特点入手,精确剖析产品利弊;音频、数码、手机、紫砂、建盏、茶艺略有所通——品茶玩机 赏乐 无物不发烧。
联系方式:微博:@贺伟龙玩HiFi;QQ:286066817;微信:lonely869。


『个人听音观』
凡是在描述声音这种主观的感受时,不说自己听音观的都是耍流氓。


高频:悠长隽永、尾有余音、绕梁三日、直击人心。
中频:凝而不散、位置清晰、浓郁致密、适量舔耳。
低频:快速Q弹、响应及时、范围稍广、准确有力。
声场:比真实稍大、稍染即可,不要蓬蓬的山洞、也不要平平的纸片。

以声学曲线来讲:我喜欢稍微V字形,两头饱满有力,中间特色。
以产品特性来讲:我喜欢甲类松甜润,推力直接、动力充沛;讨厌以素质为伪装的干冷薄刺;讨厌为了均衡耐听做了过多的缓冲限制。
以产品对象来讲:我喜欢在银线平衡下,HD650的中低频氛围,STAX静电系列的高频氛围;讨厌IE800的假大空声场,讨厌索尼播放器的数码润饰声。

特例:我佩服苹果从5代以后,对于回放一致性上的修饰功力。让有损得到了近乎于无损一般的连贯流畅性。可以理解为,苹果5以后的设备,特别是5S和mini4,在回放时有一种类似于动态均衡的算法,把所有来源的歌曲保持在一个大致的取向范围上。偏向中低,高频够用。基于苹果设备的广泛普及,初烧完全可以将之当做基准播放器。


『产品卖点』

本次评测品为ibasso 4年磨一剑的旗舰安卓音乐播放器DX200。

ibasso于2012年底推出的全球首款安卓播放器DX100,凭借新颖的操作模式和极高的素质成功跻身于当时顶级播放器之列,至今依然为老玩家们津津乐道。

深耕4年,ibasso再度推出顶级安卓播放器DX200,率先使用双ESS9028pro芯片、可换耳放卡设计、双Accusilicone 飞秒晶振,单从硬件上说已经是世界顶级,同时期播放器无出其右。

那么DX200具体表现如何呢?请看下文。


价格:2017年3月6日5888 元

亮点:双9028pro、平衡结构、双系统、8核CPU+2G内存、双Accusilicone飞秒晶振、可更换耳放卡、全新XU208 XMOS USB接收芯片。

『产品实测』

功能性上:
1.  DX200整体造型干净硬朗,虽同为触屏安卓,但视觉上与某些韩系、国产触屏播放器有明显区别,辨识度很高。

2.  DX200屏幕显色和透光率比同期播放器都要好的多,使用mango系统时,其屏幕点亮后基本看不到黑边,有浑然一体,呼之欲出的感觉,终于不再是国产播放器长期使用的上世代那种惨不忍睹的库存手机屏了。

3.  支持热拔插TF卡和耳放卡,然而,皮套对应的TF孔却没有开孔,比较不便。

4.  安卓模式下流畅度正常、芒果模式(纯音模式)下播放音乐更纯净但cpu资源分配是优先响应播放器,故会感觉滑动有延迟。

5.  数字滤波在目前固件下没有汉化,虽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滤波可能并不重要,但是专业用户还是希望能够方便理解机器的各项设置。

6.  目前固件下DX200长按文件夹可以一键播放根目录歌曲,但不支持子文件夹,不支持文件夹跳曲,仍需改进。

7.  耗电和发热在预料之中,属于中规中矩,双片ESS9028pro+大功率耳放卡还是需要一个良好的散热环境。

8.  音量调节时的马赛克指示风格独特,强迫症推平格子时一本满足。

9.  锁屏上滑无法改变设置,实际上这么大的播放器基本不会丢荷包里,所以根本不存在误触,换句话说,这个锁屏一点用都没有,每次操作机器需要2步,碰到个别固件触屏响应问题时那真是扎心啊,老铁。建议官方取消这个锁屏。

亮点:双系统切换,UI简洁漂亮。
缺点:UI的某些细节操作还需要更贴地气,更人性化。

声音表现上:
以下听感基于IT03单端+官方耳放卡+最新安卓系统2.0.78+高增益音量100

1.  DX200上耳第一感觉是线条极其清晰,三频形成的声场位置正确,中频稍微突出,高频上探华丽,低频力度相对较弱,氛围和纵深分离度等指标能够从2片9028上体现出来,力度上感觉应该是推力的锅。

2.  使用IT03海绵套和硅胶套时听感差别很大,海绵套会感觉整体远离,高频不突出,但低频量会稍微多一点;硅胶套时整声场会前凸,高频亮骚,低频不实,单听人声特别是甜美系会觉得非常舒服。猜想是因为使用硅胶套时,IT03更贴合耳道,封闭了自然噪音后能感受到更多的音乐背景。

3.  DX200最亮眼的莫过于其精准的定位,虽然单端上听起来不如平衡分离度高,但是在一些传统有摆位的录音上,对在横向上每把乐器的解析,每个乐器该在哪里,该反射回什么样的反馈,等乐器位置的描述都一目了然,相当清楚。不愧是90X8系列,依然保留了9018的高素质高解析水准。

4.  而据ESS官方所说,9018以后的产品,在保持高解析的同时,也加入了更多的感情。DX200在单端下有很明显的拉中频的做法(并不知道单端下DX200是走双片DAC左右最后合并,还是只有一路),这样的好处是中频相对较厚,频段更宽,听起来会更舔耳和显得有韵味,缺点是一旦放些速度比较快,中频嘈杂的歌曲,耳机扛不住的可能会出现削波失真。后文会介绍到这样的设置是源于耳放卡的调教,换了开发中的升级耳放卡和平衡升级线CB12后,中频就没有现在这么舔了,变得更HIFI,后文具体再谈。

5.  以目前官方耳放卡来讲,DX200单端表现更适合大众口味,同时还不输旗舰的硬性指标,可闻的远超同期播放器的解析力和空间塑造能力,那么换上平衡(标称最大6Vrms)和更HIFi的耳放卡,应该还会有更大的潜力。请继续阅读下文。


有幸的机会,ibasso官方贴吧在举行试听活动,各种机缘巧合、死皮赖脸、不可描述的情况下,骗到了开发中的4通道耳放卡和IT04的还带着类似老羊NF麻将牌的proto type塑料壳子机和一堆升级线(之前在贴吧怼那个撕逼零大说线材啥啥的时候讲过听感,感兴趣的可以去翻翻,也发过我私人朋友圈)。

以下听感,基于IT04原型机+不知名平衡线+开发中升级耳放卡。

1.  先说耳放卡,这个简直是一耳朵区别,不说04,就用03单端,耳放卡具有非常明显的HIFI味道。什么是HIFI味道呢,声场大,背景黑,更加强调高频延伸和低频弹跳度,中频回归到正确位置,在普通流行歌曲上甚至会觉得中频凹了,只是因为两端太抢眼而已,这也是自古流行和大编制多半不可兼得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层面上,这张卡听听本来就很静的弦乐独奏时,会有一种非常美妙的黑洞感,仿佛悠然超远,仙乐缥缈。

2.  上到平衡线之后,两端进一步拉开,推力增加一倍,原来显得疲软延绵的低频因为力上去了,更扎实凝聚了些。最主要的感受还是左右两边的拉开,使得原本比较厚实的中频更均匀,表现为虽然没有原来那么舔耳,但是口型的塑造,背景反馈回的轮廓,都更为清晰,你脑袋里的歌手也更加纤毫毕现。

3.  IT04就很有意思了,如果说IT03在用30017+同轴动圈的一圈耳机中属于均衡型的(估计有人要骂我,其实我心目中,k3古典,DN2k动次打次,03相对这两个均衡,)的话,那么IT04就是一个完全曲风不同的塞子,虽然不知道这个版本到底是什么构成,单从声音上来听,更像是某些多单元动铁定制的声音,低频全面加强,中频密度极大(也可能是DX200的满血加成,见上网描述03下的削波失真),高频线条其实是粗犷的。由此可见IT04至少在低频和中频段,单元数上肯定有增加,同时低频应该不是动圈,因为在大小音量下,04的低频都能从一而终,表现稳定。只是由于高频在目前状态下,可能没有配滤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有些过,听多了会有累耳之感。还需要更精细的调试。

4.  在新套装下,DX200应该已经发挥了应有的水准。足以证明在硬件条件达到了一定水平下,想出好声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你硬件架构不好,又不存在改进的余地,那声音再怎么揉,都揉不出个花来。

亮点:硬件指标极高,解析力强,标配曲风适应面广,流行听感优秀;高配HIFI性出众,声场大结项清晰,有极高信噪比下的静谧感。
缺点:标配中频过于突出而低频疲软;高配高频线条太硬显得不顺滑;04仍需要打磨。

『总结』

DX200从目前来看,硬件素质绝对过硬,在操作上的一些人性化设置则需要与消费者多磨合磨合。而可换耳放、平衡玩法等才是DX200最可贵的地方:在一个顶级的平台上可以尝试各种自己想要的声音。如此才能发挥DX200作为参考播放器的最佳价值。

『产品图片』
DX200 效果图
DX200特性

DX200界面

DX200实物图
(我拍照不好看,借的图)
其它开发版本图片应要求保密
(全文完)


image015.jpg (222.48 KB, 下载次数: 1)

image01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 威望 +20 章鱼丸 +1 收起 理由
PairLens + 20 + 1

查看全部评分

lonely869IT达人

6

粉丝

2

关注

14

文章

积分
51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