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装机 深度回顾,从初代到13代,游戏麒麟酷睿i5被钟爱之谜

2610
前言:
能被行业、市场、消费者都高度认可的产品,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就好像当年的街机诺基亚,长期盘踞国内SUV销售榜前三的哈弗H6都是消费者认可的选择。同样,酷睿i5系列既不是发布会里面的C位,也不会是装机商出货最高的,价格也有一定门槛,为何会被称之为游戏麒麟?

回顾经典:
初代酷睿i5 750:

不得不说,i5系列出道就不是C位。一开始Intel推出i5的时候,更多是不得不承认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的高估。
基于Intel Nehalem微架构的i7 920确实很好很强大,革命性的三通道内存以及真正走向实用性的超线程技术。现在还有不少网上装机的用i7 920做文章,甚至也有不少大神玩X79平台。然而超越了时代的i7 920不仅仅给消费者强劲的体验,也带来平台偏高的门槛,不仅仅CPU价格高,配套的主板最低也要中高端级别,而且内存一次买三也是问题。
不得已,Intel推出了细分市场的1156针新系列。同样是基于Nehalem微架构,但是Core i5只会集成双通道DDR3存储器控制器。另外,Core i5会集成一些北桥的功能,将集成PCI-Express控制器。并且砍掉了对当时游戏影响不大甚至有可能拖后腿的超线程技术,而且入门级的主板都可以与之匹配,让整机价格直接下降一大截。

第一代的酷睿真不是一般的折腾,i7 870是1366针,基于X58芯片组;而i7 870、i5 750、i3 530是1156针的,而且有P55和H55两个芯片组可以搭配。
上图的就是当年技嘉P55-USB3主板,应该是属于后面的超耐久系列。从外观、用料、布局来说,这是当年的一款中高端主板,MOS带有散热篇,PCH芯片散热也是超大。内存槽带有颜色引导安装,并且通过第三方芯片组拓展了两个SATA3接口。
要知道,SATA3接口一开始并不是标配,P55只有3Gbps速度的SATA2支持而已,6Gbps的SATA3基本上只有高端主板才会见到。

    当然了,当年i3 530+H55主板超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而且即使不超频i3 530也是一个不错的游戏主机适用的CPU,毕竟2009年那时的游戏基本上还是单线程或者双线程的游戏而已。
二代酷睿i5 2500k:

第二代酷睿基于The Sandy Bridge架构,也就是SNB沙桥架构,同样是四核心四线程,但是无论从架构还是制程上面都比第一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性能和温度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尤其是i5 2500k,简直是当年热度最高的产品。不仅仅性能强大,而且超频空间也非常可观。

只要选择个给力的主板和靠谱的散热器,不是非酋血统的话,闭着眼就可以把3.3G的i5 2500k超到4.5G,性能更进一步提高。
I5 2500k带动了又一个超频的时代,超频推动了主板用料、散热器的进步。当年还诞生了不少名词,比方说超不上的i5 2500k叫做地雷。
三代酷睿i5 3470:

从SNB开始,Intel就实行了tick-tock策略,也就是架构-工艺交替发展,一代处理器升级工艺(Tick),下代处理器再升级架构(Tock),接着继续升级工艺,如此交替,每年都能带来焕然一新的产品。
其实,第三代酷睿IVB依然有超频不错的CPU,不过印象中是i7 3770k比较好超,i5 3570k反而玩的人比较少。相比于可超频的i5,三代玩不能超的i5 3470挺多的。一方面是因为CPU性能已经达到了大家的期望值,除了专业搞渲染的设计师和追求跑分分数的,一般人1k左右搞个i5就已经横着走了。

而且三代开始,又多了B75这款超级经典的芯片组。为什么说经典呢?那时因为二代三代酷睿生命线很长,处理器本身的性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务和一般家用的要求,前几年还有不少某吧大神二手玩这个。而且B75芯片组主板是Intel原生支持PCI槽的最后一款主板了,对于某些喜欢玩声卡的朋友来说,B75主板+winxp才是顶级音质的存在。
更便宜的话就是H61芯片组主板了,我在五年多之前还50块买过多次,不过基本上就是一线品牌外加Intel原厂。貌似H61以后,Intel就不再出原装主板了。
Intel原装板,说白了就是公版,看上去捡漏无比,家徒四壁的样子,但倒是莫名其妙耐用,信不信由你。

二三代酷睿还有一个神U或者一个体系的兴起,那就是把服务器的处理器拿到家用上。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E3 1230,我自用初代E3,给亲友装过E3二代,给单位装过E3 1230三代,还评测过五代的E3。
之后,更多的服务器处理器,甚至是之前的771针服务器处理mod上775主板上面用,变成了又一流派。
顺便一说,很多人以为22nm技术的老制程就发热量很大,错了。一方面那时旗舰也就是四核八线程而已,另外一方面是频率相对低,所以不超频的话,i7 3770k都能用原装散热器镇压。没错,就是那个轻薄如翼没有一丝铜的散热器,我上一份工作的东家就是用这个做平台散热风扇,我用了近两年,天天上机测试各种显卡。
第四代酷睿i5 4670k:

第四代酷睿i5 4670k可以说是我超频最多的处理器,主要是因为那时开始做自媒体,比较喜欢折腾。但是,个人觉得四代i5反而没有二代好超。虽然说核心一样,但是由于起步频率较高,节能频率又能下降到800Mhz。虽然说待机功耗暴跌,而且核显也能硬解4k超清(部分,包括知名的北京烤鸭试机片),但主板倒是折腾。
早期只有部分高端主板才玩的数字供电、DrMos变成不少一线品牌的中高端都要上,无他,就是为了满足Intel新的供电标准。早期还有很多人丐版的H61上E3处理器,毕竟功耗发热相对来说没有那么狠。到了四代酷睿的时候,多数人都会建议你最低限度上一线大品牌的B85,供电也不能丐。
有意思的是,当年四代酷睿有个坊间诨号叫做“黑丝袜”,那是因为四代酷睿的架构叫做Haswell,某些大神的神翻译。
五代酷睿i5 5775C

实在话,五代i5是我唯一没有用过甚至见过的酷睿i5处理器。据说挺贵的说,因为不仅仅有了创新的锐炬核心新核显,而且还内置了128MB显存,完完全全可以吊打什么GT640之类的入门级显卡了。
前阵子测试Intel A770显卡的时候,还跟不少diy大神谈过这个处理器,完全没有人通电上机过。我甚至一度怀疑没有进入过国内市场,就见到评论区有个隐侠用过。
严格来说,五代酷睿就是DDR3内存的末代皇帝,之后的6、7代酷睿是可以支持DDR3的但大厂只有官网产品库里面有,倒是部分二线公开卖,甚至还有魔改上8、9代处理器的。多年前好奇心驱使,入手一块三线的B360主板,可以上DDR3+八代酷睿处理器的。但是我装完系统,跑完分,然后就开始蓝屏,之后就不间断蓝屏。第二天,我把它寄回去梦开始的地方了。当然,这是我个人遭遇,不清楚其他朋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六代酷睿i5 6400:

说起i5 6400,可能大家想不到,我用得最多的反而是一体机的平台。刚好单位的客户是从事一体机的,当时网咖也有不少搞一体机的,也接触不少。
记忆中,2015-2017左右的时间,网咖、一体机可以说是发展最快最狠的时代。某知名网咖就是i5+GTX50起家的,搭配B系列的中端主板。后续,多数网咖机都是酷睿i5+B系列主板+甜点级显卡。
而且,游戏麒麟i5这个名词也是业界以及网咖业主开始用的。

不过受限于空间和散热,一体机最终也是没有真正成为大主流,而且网咖的主机也走向了多元化,内藏在桌子的、水冷的、异形机箱的一应俱全。不过,内部还是不变,酷睿i5+B系列主板+甜点级显卡依然是铁三角组合。

六代酷睿并不是桌面级处理器最早支持DDR4的,之前至尊级的X99系列就已经用上DDR4内存。但是六代酷睿是桌面级大主流平台,真正推动DDR4的量产、铺货,而且最初只有少数人在高端平台用过的M.2接口SSD已经开始普及到B150主板。但是也就是一线品牌才有带M.2接口的B150芯片组主板,二三线普遍忽略,可能是并不能原生支持。
七代酷睿i5 7500:

如果你问我,最不值得买的i5是那一代,我肯定会说七代。而且不限于i5一个处理器,而是整个七代都不用考虑,因为后面的八代太强了,以至于7代无论从桌面级到笔记本都比较惨,尤其采用是低电压酷睿处理器七代轻薄本,别摸。因为七代的酷睿i7也不过是双核四线程的,相当于缓存更大频率逊色的桌面级i3而已;而我的八代酷睿i5 8250U都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四核八线程,几乎有七代酷睿桌面级i7的七成功力了。
而且有个莫名其妙的事情,至今i7 7700k还是超级贵,依然是非常不划算的二手CPU。据说因为可以装win7还是啥原因。

不过,到了七代酷睿的时候,M.2 SSD就真正走向平民化。以前是高端主板才会有第三方方案支持,到了七代,基本上别太丐的主板都有M.2插槽了。
实话说,早期的M.2 SSD性价比太低了,尤其是早期还叫做NGFF的时候。高端的还算可以,好歹还是PCI-E界面,10Gbps速度还是有的。然而,低端的仅仅是SATA3界面,实际上也就是6Gbps,甚至有些厂家的完完全全就是换接口版本。同样方案下面,新接口价格贵一截,但性能倒是不一定打赢2.5寸的SATA3。
所以说,新技术带来新体验,但是得加钱。
八代酷睿i5 8400:

估计到这里很多人就在吐槽,为啥不讲超频,老是盯着低端看。一方面,咱家确实不是啥高端群体;另方面,CPU性能真的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早就妥妥够用了。别说i5代旗舰卡,就是八代以后得i3带旗舰显卡也是毫无问题的,别听那些带节奏的。
反过来说,为什么以前我们老玩家玩超频呢?主要是性能和荷包缺口太大,而且以前超频的门槛不高,不想现在只有中高端才能超,而且超频的话对于主板、电源要求更加高,对于游戏玩家来说,还不如投资显卡;而对于刚需CPU性能作为生产力的,超频太多不可预见的问题,稳定性还存疑的,万一工程渲染到一半蓝屏,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反正我是不意外了。
扯远了,书接原路。Intel Core i5-8400相比第七代酷睿i5-7500,物理核心数目增加了2个,由四核心变为了6核心,从4核心4线程变成了6核心6线程。i5 8400基础频率2.8GHz,睿频加速频率3.8Hz,单核加速频率可至4.0GHz,L3缓存提升到了9MB,内存频率提升到了DDR4-2666MHz,TDP功耗65W。 第八代酷睿处理器依旧为LGA1151接口,从背面来看看针脚也和上代U差不多,但是却与上代的Z270芯片组主板不兼容,只能使用Z370主板及未来的300系芯片组主板。官方解释为新处理器的6核架构,在供电、超频、内存上都有改变,主板的供电以及超频设计都需要重新设计,因此必须搭配300系列芯片组。


也是因为八代酷睿终于把祖传四核八线程写进了历史,i5就是六核心六线程,i7是六核心十二线程,因此主板再次迎来了升级。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刚好也是赶上了技嘉第一代雕牌主板的出现。有意思的是,当初在朋友圈里面,雕牌这名字是不少网友叫起来的,然后技嘉认可了。
可以看到,雕牌一开始的样子就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MOS供电、PCH芯片以及M.2 SSD全部都有厚实的散热片支持,而且M.2 SSD的散热还带有导热硅脂。这些都变成了雕牌标配的。当然了,雕牌也是有分级别的,级别越高散热覆盖和功能越多,就跟圣斗士一样,青铜覆盖少,白银多一点,黄金就更多,神圣衣基本上全覆盖再加个翅膀,至于女圣斗士就另外说了。

顺便偷懒一下,八代九代相差不远,而且也没有额外推出新的芯片组和主板,我们直接跳到十代吧。不过值得一说,九代酷睿开始,Intel终于“开窍”了,推出了后缀位F的处理器,就是不带核显的处理器。比方说,i5 9600K是有核显的,9600KF是没有核显的,传说不带核显超频好一点,我两者都用过,差不多。只能说,菜不能赖核显。
关于F,我们有一种神翻译,F代表非冰,i5 9600KF就是9600K非冰。
十代酷睿i5 10400:

到了十代酷睿i5又是一个小飞跃,因为以前的i5基本上没有超线程技术的,仅仅有些特殊型号是双核四线程。
其实,以前不少游戏玩家对于超线程有歧视,甚至有人扬言,要是用E3、i7一类带超线程的处理器首先去BIOS关闭超线程。他们的理解是超线程就相当于假核心,当游戏运行在假核心上面就会掉帧。
然而,我以前就测试过好几次E3对比i5或者i7模拟i5和真i7对比,开启和关闭超线程根本不影响游戏性能。当然了,我测试用的显卡最次也是甜点级的,个人觉得这不过就是某些垃圾佬带节奏而已,讽刺的是,提倡i3吊打i5的也是他们。八代以前的i3都是双核心四线程的,我倒是没见过谁说用i3关闭超线程的。

与之配套的是B460芯片组的主板。其实从B360的时候,就因为被抢注逼着从第二位5改为第二位6,本来B75、B85、B150、B250一脉相承的。
由于十代酷睿开始,超线程变成平民化了,连i3都变成了四核八线程,随之又要升级主板供电。不过不得不说,我觉得技嘉B460雕牌和B360样子差不多,可能是因为之前设计就有冗余吧。


这供电模块和显卡合金装甲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可以说是完全一致。
反而有一点大家忽略的是,以前只有顶级芯片组才能有第二条M.2槽,B460开始就有原生支持的。不过第二条是从PCH拉出来的带宽,并不是直连CPU的,速度和延迟方面有点影响。
十一代酷睿i5 11400:

新一代的酷睿i5 11400,虽然同样是六核心12线程,但是全核心频率可以达到4.2G,睿频可以达到4.4G,最关键的还是单核性能比起上一代有着明显的进步,这对于主要看处理器单核浮点性能和主频的游戏来说,优势非常明显。至于新游戏的多线程优化,12线程其实也不算少了。

11代酷睿i5 11400,核心代号为Rocket Lake,TDP为65W,L3缓存为12MB。第11代酷睿的i5、i7、i9系列采用了全新的Cypress Cove 微架构、Xe GPU架构、首次支持PCIe 4.0而且增至20条通道、原生支持USB 3.2 20Gbps、支持雷电4(兼容USB4),另外还会继续提升DDR4内存频率、强化超频能力和功能、显示支持HDMI 2.0/HBR3、多媒体支持12-bit AV1/H.265视频编解码和E2E压缩。
对于游戏玩家和一般用户来说,第十一代酷睿的优势在于同频性能的提高。对比上一代的i4 10400,虽然主频相近,但是i5 10400的单核性能为478.5,多核多线程为3493.4;i5 11400的单核性能是565.8,多核多线程性能是4351,从CPUZ的初步测试,我们就看得出11代酷睿的同频性能(IPC)提升19%所言非虚。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支持PCI-E 4.0新总线的11代酷睿虽然不见得能把显卡性能一下子拉高,但是用PCI-E 4.0 SSD的朋友,就能体验到7000MB/S的超高读取速度,硬盘真正快到起飞。而且USB 3.2 20Gbps、支持雷电4(兼容USB4),这些对于需要备份大容量素材的朋友来说,绝对是福音。要知道,佳能R5和索尼A1已经给大家打开了8K视频的大门。


一说到用料的话,总会有人拿丐版来说是。能用和好用是两回事,用过最丐的反而是intel原装,虽然都是电解电容,PCB简洁无物,而且接口、功能就别指望了。
技嘉雕牌其实是堆料了,但这个系列的理念是定位于长时间需要CPU、显卡满载的电竞玩家,哪怕是长时间24小时肝也不会突然给你掉链子的理念。
多相供电是能降低MOS等供电元件的发热,而且可以让电流更大更温度;显卡插槽合金装甲是为了让超大超重的高端显卡有更好的承托,避免PCB和接口拉裂;大面积的散热覆盖,可以降低温度让系统更加稳定。

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十一代酷睿平台,B560芯片组就已经开放了高频内存支持和内存超频,之前的B460貌似上限就是DDR4 2933而已。
而且,Intel平台也是从这一代开始支持PCI-E 4.0 SSD,而且B560芯片组就可以实现了,对于搞视频编辑的朋友来说确实好消息。
十二代酷睿i5 12400:

这几代的酷睿,Intel是下了血本了,毕竟以前的领先优势早就败光了。所以就出现了每一代的IPC都有明显提高,没有以前那种加0.1G频率的神操作了。
IPC简单来说就是同频性能,比方说,都是4G的频率,十代是100%,十一是110%,十二是132%。这不是我瞎掰的,因为每一代的更新都是相对于上一代做IPC提升的,十二代和十一代就是相差了17%。
当然,这种差距是不能直接转化为游戏帧速的,毕竟这事情归显卡;也不是某个测试软件的跑分能直接兑现的,这个性能提升貌似是综合数据。
相比于这些数据,更直观的是十二代推出了全新的大小核心结构。没错,就是和手机上面的大小狗差不多,小核心主要作用是平衡功耗的,而且还能在多核多线程的应用上面搭把手。当然了,游戏就真的没啥帮助,毕竟E能效核心就是当初超低功耗平台的核心而已,跑游戏勉为其难。
有意思的是,十二代并不是所有的处理器都是大小核心的,刚好就是i5 12600K为分界,低于此君的均为纯大核心,高于的均为带小核心的。十二代酷睿i5 12400也是爆款。

十二代酷睿还是首个桌面级平台玩DDR5内存的,可以说从十二代酷睿开始,内存又一次迎来换代。不过,2021年左右的时候,DDR5实在太贵了。

所以十二代酷睿多数人都是用DDR4为主,毕竟不少朋友手上还有DDR4的库存。而主板方面,不少厂家都是推出双版本,同一个型号都有两种内存的版本。
比方说,技嘉雕牌系列,型号带DDR4的就是支持DDR4的版本,不带DDR4的就是只能用DDR5内存,其他用料、功能、布局是一模一样的。
十三代酷睿i5 13400:

不用说,13代酷睿就是12代的tick-tock,接口一样,同样也是大小核心结构。不过这次几乎全系列都增加了小核心,连i5 13400都是带有小核心的。也就是说,优化了一年左右,Intel的大小核心是完美了。

B760芯片组也可以支持第12代“Alder Lake”、第13代“Raptor Lake”两代酷睿处理器,借助处理器内部的PCIe 5.0控制器,可以提供一根PCIe 5.0 x16显卡插槽;B760芯片组自己则只能提供PCIe 4.0通道,数量从Z790的20条削减为10条,但比B660芯片组的6条多了4条,这也是B760芯片组相比于B660芯片组的主要进步,意味着主板芯片组可以为用户提供两个PCIe 4.0 x4 M.2 SSD接口。

虽然说从处理器到主板都是迭代,但是13代酷睿对于大小核和DDR5的推动是积极性的,而且工艺上面也是有所提升。整体来说,13代酷睿不是质变,但是从量变程度来说还是不错的。
小结:
从前言我就说了,酷睿i5系列一直都不是C位,从性能来说打不过老大哥i7,跑分不如打个好看,但是游戏方面两者差距不多。从价格来说,不少装机推荐i3还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八代以后的i3确实很大,配合Hx10系列的入门级主板的话,资金会充裕不少。但是i3+入门级主板,性能和功能方面还是有所差异的,毕竟对于带宽、SSD以及接口方面的支持也是减配的。而且,越来越多的游戏支持多核多线程,后续的话i3还是和i5有区别的。
如果说酷睿i5是家用SUV的话,i7才是硬核越野SUV。其实家用机的SUV基本上不具备越野性能,但是油耗和价格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酷睿i5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工作离不开渲染或者高质量视频编辑的话,i7必然是更好的选择,但是酷睿i5对于游戏方面已经绰绰有余,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投资在显卡方面的回本会高于CPU。
其实这篇是一个楔子,没想到一回顾就变成了6000多字,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坑了。相信大家肯定很想知道,近几代酷睿i5性能的提升程度吧?敬请收藏关注,后续马上送上。


中山狐

13

粉丝

2

关注

1456

文章

积分
2352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