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影音
命运多舛, 狭路相逢 - 天龙 MM400 vs 飞利浦 X2
18524
本帖最后由 PairLens 于 2015-5-27 17:00 编辑
命运多舛, 狭路相逢
- 天龙 AH-MM400 vs 飞利浦 Fidelio X2
我的新浪微博: @PairLens
从 1910 年至今 ( 2015 年 ), 天龙 ( Denon ) 音响已历经 105 个春秋, "Denon" 一词
在日文发音中, 诠释了 "用电通过硬件发声" 的意思.
说到天龙旗下的耳机产品, 我想 P372; D1100; D2000; D5000 以及 D7000 诸位
耳熟能详. 2014 年, 一家神秘的美国新泽西公司 inMuisc 收购了天龙与马兰士专业部门,
随后推出了 D7100 等产品. 当然, 作为一家旗下高端型号耳机曾有着与铁三角木碗外观
相提并论日系耳机大场, 天龙被收购以后推出的 D7000 续作 - D7100 等型号与潮牌
耳机酷似的外形, 初期并不受发烧友们买账.
历经短暂的 "低谷", 这次我选择 Music Maniac 系列的 天龙 MM400 作为 飞利浦
Fidelio X2 的参考对象.
届时, 美国 吉他, 乐器制造商 Gibson 曾宣布收购飞利浦品牌音响, 影音及多媒体的
子公司 - WOOX Innovations. ( 来源: @第三只耳 )
- 其实, 一条作为封闭式便携耳机, 另一条作为开放式 hifi 耳机, 两者有着完全不同的
产品定位, 历经多次收购与重组, 飞利浦与天龙此次测评中的相遇可谓 "狭路相逢".
Denon AH-MM400
产品参数
频响: 10 ~ 40000Hz
驱动单元: 40 mm
单元类型: 动圈
阻抗: 32 Ohms
灵敏度: 96 dB / mW
重量: 310 g
从日系转入美系的天龙耳机包装依旧小巧精致,
耳机本身定位便携随身, 可折叠收纳.
金属头梁上标有刻度: 1 ~ 7
其实 天龙 MM400 的造型 倒是有几分神似 B&W P5
MM400 外壳由 天然美国胡桃木制成
Denon AH-MM400 & SONY PCM-D50
配件: 产品说明, 彩页, 收纳袋, 6.35mm 转接头 以及另一条配备有麦克风和音量调整的
线材, ( 在测试中发现不兼容我的安卓手机 ) 对于 iPad Air2 倒是音量调节功能正常.
Philips Fidelio X2
产品参数
频响: 5 ~ 40000 Hz
灵敏度: 100 dB @1mW
最大输入功率: 500 mW
失真: < 0.1% THD
阻抗: 30 Ohm
拆开最外层包装后, Fidelio 映入眼帘
盒子上没有提到线长相关的参数, 凭借直觉猜测是 3m 尼龙线了.
Fidelio X2 外圈并不能调整耳机大小, 而在佩戴在头上以后, 第二层头梁自动伸缩
适应大小. 其设计结构与 AKG K701 或者 赛睿 西伯利亚 系列头戴耳机有几分
异曲同工之妙.
Fidelio X2 线材为可拔插设计, 象是 森海 Momentum / HD598;
铁三角 ATH-MSR7; 还是 天龙 MM400 亦然.
尽管设计上并不新颖, 不过 Fidelio X2 没有象 K701 那样出现 "压头" 的情况.
L / R 标识处背面, 同时是两层头梁的固定点.
产品彩页: 50mm 强力钕磁铁单元 / 开放式结构 ( hifi 耳机 )
线缆上附带绕线器
SONY PCM-D50 & Philips Fidelio X2
Denon AH-MM400 & Philips Fidelio X2
注:
飞利浦 X2 煲机 50 小时左右, 天龙 MM400 为全新. 测试时飞利浦 X2 选择 3 m 长线;
天龙 MM400 选择 1.2m 不带线控短线, 以 D50 采用 3.5 mm PO 口输出.
测试多半采用 1411Kbps wav 音频文件, 天时 的翻唱曲目暂未找到无损音源.
为方便网友简要了解, 顺手在此附上低码率的 MP3 在线试听地址.
------------------------------------------------------------------------------------------
试听
测试曲目:
BAAD - 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
WANDS - 世界が终わるまでは , 单机试听 / 酷我音乐
作为早期引进国内, 比较出色的日系动漫之一 <<灌篮高手>> 是一代人的记忆与青春,
其片头与片尾曲无需再多做介绍.
- 我想我或许不止一次阐述过, 随着器材的提升, 对日系的曲目也表现得越来越挑剔,
毕竟不少 ACG 曲目录音质量不算上乘, 有一部分还有着略夸张的后期.
两曲或可归为日系摇滚那一个种类, 与 声音稍显监听的 D50 搭配, MM400 试听此曲
解析力不错, 但没有明显偏低频. 在电子乐部分解析出色, 久听或会稍显疲惫, MM400
总体走向还算均衡.
50 mm 单元的并且开放式的 Fidelio X2 在此类曲目上更显优势, 无论开场电子乐的
细节, 还是稍有特点的低频表现, Fidelio X2 在 "特色" 二字上都更胜一筹.
天时 - Venus And Jesus ; 单击试听 / 土豆网
也许说到 天时 这样的网络翻唱歌手 不怎么关注 ACG 的网友会感到比较陌生,
<<Venus And Jesus>> 一曲填词并翻唱源自 <<荒川爆笑团>> 动漫片头曲.
天时 本人偏向于甜美型女声.
- 开场乐器还算不错, 但 Fidelio X2 对这种女声上的表现倒不够出彩, 比起日系我所
接触过的如铁三角的耳机而言, Fidelio X2 在女声上还是不够细腻, 少了几分柔美,
当然其也没有刻意修饰或者年轻化女声的趋势.
相较之下 MM400 比 Fidelio X2 人声更近更贴耳一点, MM400 女声更鲜活一些,
不过总体风格还算中正, 也并没有太多修饰. ( 当然, 和监听耳机的直白, 还是有一定区别 )
<<Number Ones>> 专辑; 单击试听 / 酷我音乐
Michael Jackson - You Are Not Alone
再三抉择, 还是选择了 Michael Jackson 一首经典曲目测试两条耳机男声上的长短.
MM400 上, 似乎其平衡不偏科的特色同样表现在了男声上: 没有过于明显的修饰,
也没有象森海那样的颗粒感, 虽然并不突出, 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不过 Fidelio X2 的男声我则认为不够出色了, 我似乎感受到了 Fidelio M2BT
其有线模式下声音风格影子: 男声方面稍欠缺了几分底蕴和沉淀.
The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专辑; 单击试听 / 酷我音乐
Hotel California
最后以 <<加州旅馆>> 作为乐器测试曲目: Fidelio X2 在乐器上表现倒是可圈可点,
无论乐器分离, 还是开场鼓类乐器的表现都值得肯定 - 其低频表现比较有力.
由于封闭式结构, 略小于 X2 的单元直径, MM400 上的 <<加州旅馆>>, 声场与乐器
分离都稍逊色几分, 当然, 相比 X2 的低频, MM400 更 "清淡" 一些.
------------------------------------------------------------------------------------------
总结
MM400 与 X2 均佩戴适中, 没有明显压头或夹耳的问题. 单元与耳机结构更大的 X2
能更好的包住耳朵. 普通手机可以驱动 MM400 到正常声压级, 但较 D50 而言通透感与
解析力稍弱一点; 而 X2 同样可以使用一般手机驱动到正常声压级, 不过其在低频上的
表现上多了几分数码味少了些许凝聚力.
或许曾经我并没有推好 AH-D2000 这些型号的天龙耳机, D1100 的表现也并没有
让我眼前一亮, 但 MM400 确实给了我一个和以往不太一样的天龙, 不过 "均衡" 同时
也不是一个容易用文字捕捉的 "风格".
与天龙同样命运多舛的飞利浦旗下产品 X2 给了我一个 擅长 乐器 与 低频产品形象,
但与森海异同的则是: 森海的男声更有颗粒感.
如果以 X2 的调音设计一款便携直推耳机, 它或许会有更多的受众群体.
但作为一款 hifi 并且定义为自家旗舰的产品, X2 如果对中高频的把握能更加独到,
我想并且我也希望 Philips Fidelio 能走得更远.
我的新浪微博: @PairLens
摄影: @SC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