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 INTEL、NVIDIA和AMD之间的区别,3A平台是否真的合适?

21667
CPU

英特尔和AMD都在半导体行业运作,在处理器的市场上相互竞争。英特尔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AMD一直处于“弟弟”位置。但AMD仍是英特尔的主要竞争对手,,直到锐龙的出现AMD的市场份额得到了迅速的扩大。

在AMD和Intel公布2018年全年业绩时, AMD的市场份额上有显著提升。AMD在台式机市场份额增长2.8%,达到15.8%。服务器市场,AMD占据了3.2%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4%。最后,在笔记本电脑市场,AMD获得了 12.1%的市场份额,其中增长5.3%。

然而其实在锐龙之前,装机用户相对没有那么认可AMD,因为之前英特尔的CPU架构和制作工艺都是远远把AMD抛在身后的,这就让AMD的CPU很尴尬,散热和稳定性方面都远低于前者。不过现在随着锐龙的出现,AMD把很久很久之前遗留下来的问题给根除了,得到了更多装机用户的认可,让不少用户都在高喊AMD Yes~。

以前在同频的情况下AMD总会被INTEL踹翻,因为INTEL构架的原因,核心效率很高。做个比喻,比如在两者都是四核的情况下,英特尔的四核是“真”四核,但是AMD的四核是“假”四核,intel所谓“真”四核就是因为其架构的原因,每核都能发挥出每一丝动力,单核性能更强。这只是在核数相同情况下的比较,但在相同的价格下AMD 锐龙的主频通常都比INTEL高很多,核心数也更多。不过在如今这个社会根本不存在“有种一个一个上”的这种说法。能群殴,为何要单挑!最重要的是放眼一代锐龙至三代锐龙,AMD目前并没有和intel一样挤牙膏,这也是让广大用户高喊AMD Yes~的重点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在超频上,AMD与intel也是有区别的,比如3600X和3600,3600X就是3600调剩下的超频,这也是AMD的精明之处。我AMD的所有CPU都可以超,无论是B开头主板还是X开头主板都没有锁倍频,但是能不能超上去就是用户自己的事了。INTEL则分的很开,带K的才能超频,同时需要配置Z开头的才能设置倍频,不带K的则不能超频,倍频是锁定的只能修改外频。不过相比AMD的超频,intel的超频则可以提升一定的性能。
显卡
NVIDIA有的功能AMD基本也有,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最影响购买决策的就是价格了。AMD身为“农企”在性价比上会拥有更大的优势。这里我挑选了一些NVIDIA和AMD针对游戏用户之间的相同功能,以供大家参考。
FreeSync 与G-SNYC

目前主流的AMD显卡均支持 Radeon FreeSync(游戏智能显示)技术, 与G-SNYC同样FreeSync技术需要支持 FreeSync 技术的显示器。但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功能上看G-SNYC和FreeSync是一样的,但FreeSync是没有芯片组保证,FreeSync是以一个开源作为标准的,它的效果取决于刷新率。绝大多数的FreeSync下限只有40Hz,有一半以上的FreeSync不支持低帧率补偿,也就是说有一半的FreeSync只支持48-60Hz刷新率,不在48-60Hz这个范围内就会失效。而支持低帧率补偿的FreeSync,支持范围都在20Hz以下。基本100Hz刷新率以上的显示器也支持低帧率补偿。
比如显示器刷新帧率是60Hz的时候,游戏帧率却是50FPS,当游戏帧率没有达到最基本的60Hz理应游戏画面会出现撕裂、卡顿、操作延迟的状况出现。而开启FreeSync以后那怕帧率是在40FPS的情况下,也只会感觉到画面没有帧率60FPS的时候流畅,但不会感觉到有卡顿,更不会有撕裂。FreeSync最大的问题便是其效果取决于厂商设计和显示器性能,无法保证其效果。
RIS与DLSS

Radeon图像锐化是基于一种算法,根据对比度来调节锐化程度,澄清了内部对象的细节,同时保持高对比度的边缘基本不变。打个比喻PUBG的屏幕比例设置为95,会出现画面模糊的情况,但开启Radeon图像锐化功能后,就会增加画面的清晰度,接近原始的图像本身。因为RIS是基于一种算法,它根据对比度来调节锐化程度,它澄清了内部对象的细节,同时保持高对比度的边缘基本不变。
Radeon图像锐化技术与Nvidia的DLSS技术相当,而且一般情况下还有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由于这两种技术以相同的帧速率执行,RIS提供了一个更清晰、更锐利的图像,但伪影更少。简而言之DLSS是在更高的画质下,把画质降低而达到提升帧数,RIS则是在更低画质下,将画面进行优化 RIS提供了DLSS所不能提供的:一种简单、低性能成本的技术,使分辨率降低采样成为可能。


FidelityFX与Tensor Core AI加速技术

AMD FidelityFX则是AMD为游戏开发者提供的具有高质量的后期处理效果开源工具包。可以让原本由于抗锯齿技术导致的模糊画面更加锐利、对比度更高。同时自适应锐化功能还支持在动态分辨率的情况下使用,在平衡画质保真度和性能的同时,使游戏画面看起来更加漂亮。
Tensor Core AI加速技术是在RTX Studio 平台中所支持的主流的图形工具软件方面的,AMD的显卡并没有这个功能。RTX Studio主要是针对创造者用户,主要包括Adobe 的Lightroom,Photoshop等软件。 创作者在进行图片处理放大时,由于放大会拉伸图片的现有像素, 从而清晰度会有所下降,细节丢失。在Adobe Lightroom中,会对放大后的细节损失进行一定的弥补, 从而进一步强化放大后的效果。通过NVIDIA Turing ?架构的Tensor Core AI加速技术,大幅度减少了图片强化的渲染时间。 “增强细节”中的具体对比表现可以从上图看出。


对于显卡最重要的点还是在性能上,NVIDIA的显卡一直以优化出名,那在游戏性能上与AMD差距怎么样,下面使用3A平台搭载5700XT和2070 Super进行各项性能测试数据对比。

此次测试驱动为最新AMD graphics driver ver:19.8.1显卡驱动。使用游戏内的基准测试和其余的显卡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并确保测试时在高负荷下进行,以此得到显卡最真实的数据。


主板:华擎(ASRock)X570 Taichi 太极主板

RDAN架构是支持 PCI Express 4.0的,所以在此次测试使用AMD 3600X处理器,搭配主板华擎X570 TaiChi,能够完全发挥PCIe4.0的性能,保障显卡拥有最好的运行条件。

X570 TaiChi 在供电上采用了14相供电设计,每相Dr.MOS上用的是SiC634晶片,配备有第4代TrenchFET技术,能够承受50A的电流,电容使用的则是尼吉康12K黑色电容,采用17AFXCCQ芯片。

采用Renesas Intersil ISL69147 IR数位电源控制器,具备有Smart Power Stage技术能够最佳化每一相电源,使每一相供电都达到最佳效率。

主板整个CPU供电模块覆盖铝合金镂空散热装甲。镂空的装甲使电感处导热面积更大,以此达到MOS管温度更低,让超频效率更优。

标准的4个DDR4插槽,官方标称频率最高可达:DDR4 4666+(OC)。

储存上,X570 TaiChi配备6个原生SATA3 6GB/S接口和三组M.2插槽。M2_1和M2_2为CPU Lane提供,M2_3则由X570芯片组提供,三条M.2插槽均支持PCI Express 4.0 技术。

五个扩充插槽,均支持PCI Express 4.0,PCIe1为PCIExpress 4.0 x16,PCIe3为PCIExpress 4.0 x8,PCIe5为PCIExpress 4.0 x4,PCIe2和PCIe4则为PCI Express 4.0 x1。

I/O 接口部分X570Taichi总共有8个USB接口(6个USB3.1、1个USB3.2和1个type-C插孔)采用的是P13EQX的USB3.2 Gen 2 ReDriver芯片。

X570 TaiChi 作为旗舰机主板,理所当然支持Wi-Fi6无线网络模组,采用的是AXW200NQW网卡,支持802.11ax双频2x2 160MHz Wi-Fi技术,同时向下兼容IEEE 802.11a/b/g/n/ac协议,速度最高2.4Gbps。且具备有蓝牙Bluetooth5.0。同时附件赠送有接受信号增强器。
显卡:华擎(ASRock)Radeon RX 5700XT Challenger D 8G OC

此次选择的是华擎(ASRock)Radeon RX 5700XT Challenger D 8G OC显卡,目前这款在京东售价是3000出头,相比2070Super便宜了将近1千块。

Radeon RX 5700 XT 挑战者 OC散热采用铜底导热的方式,把热管和鳍片做焊接处理,同时把热管像镶入于铜底内,由铜底全覆盖接触GPUGPU发生的热量通过铜底散发至热管,由热管传递至鳍片上再由风扇散出。

配备了10公分超大双风扇和加大直径的8 mm 4支散热铜管

显卡在供电上为8+8pin外接供电,4路+12V输入能够提供150W功率。两个8pin加PCIe供电最大提供为375W功率供电。

背板是全金属背板,主要以银色为主,黑色作为副色,并在副色处加入ASRock的LOGO为点缀。
硬盘:影驰(Galaxy)名人堂HOF PRO 1TB PCIe4.0

为让所有硬件都保持在“巅峰”状态,所以在测试上也选用了PCIe4.0的硬盘。
电源:安钛克HCG 750W

电源方面使用的是安钛克HCG 750W,考虑到需要大功率的工作状态,所以使用750W较大功率的的电源来保障测试稳定性。HCG 750W为80Plus金牌认证 采用的是和海韵白金电源同一个方案。

电源后板提供了独立电源开关和独立的Hybrid Mode切换按钮,开启此按钮功能时风扇在低负载时可以停转以提供更好的静音表现,关闭功能则恢复到温控风扇转速的状态。

电源名牌:3.3V/20A+5V/20A合并瓦数为100W,+12V/62A为744W,-12V/0.3A为3.6W,+5VSB为3.0A。
显卡规格对比

首先是最基本的测试对比,3DMark测试涵盖了从1080P到4K分辨率以及不同档次的画质,具有不错的参考价值。

3D Mark 的测试也证实了RX 5700XT在性能上是和GeForce 2070 Super的性能是属于半径八两的。在这里因为RX 5700XT没有光追性能所以没有对Port Royale进行测试。
游戏性能:

从上列的一些性能对比来看,5700XT和2070Super的性能是差不多的。AMD在推出5000系列的时候,NVIDIA也推出了Super显卡进行拦截,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在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最影响购买决策的原因就是价钱了,这样也使得胜利的天平倾向于了5000系列显卡 ,以此成为了更有性价比的显卡。其实无论对于A粉、还是N粉,老黄出Super系列,和A卡首发降价都让用户非常开心,两厂商的竞争让用户颇有中“渔翁得利“的感觉。那是否是选择AMD还是INTEL,选择A卡还是N卡其实都取决于自己,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我只能给出我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以上便是本文的所有内容,感谢观看。


wangyun010709

3

粉丝

0

关注

153

文章

积分
51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F 小莲花好 |发表于 2019-10-18 21:43:57
不大懂得这些,看个人。
   
       
3F 坐这里田寮 |发表于 2019-10-18 21:44:25
老黄为什么不能让利多一点呢,哈哈
   
       
4F 黑色感瞬 |发表于 2019-10-18 21:44:51
N卡就是贵点,其它没什么。
   
       
5F 无言的士速 |发表于 2019-10-18 21:45:18
是支持N卡的人多,还是支持A卡的人多呢
   
       
6F 陌生花儿 |发表于 2019-10-18 21:45:43
期待老黄降下价才行。
   
       
7F 梳打跟故事 |发表于 2019-10-18 21:46:08
一比较发现A卡更有优势了吧。
   
       
8F 门口梅克斯 |发表于 2019-10-18 21:46:31
我挺支持楼主的观点的。
   
       
9F 荔浦生命 |发表于 2019-10-18 21:47:01
我比较喜欢华擎RX5700
   
       
10F 不再说会 |发表于 2019-10-18 21:47:28
华擎RX5700价格多少呢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