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
被一张图蠢哭了,从耳机塞纸谈游戏耳机选购注意关键点
5412
打FPS游戏必戴游戏耳机,这基本上已经是定律。游戏耳机比起音乐耳机更适合游戏,游戏耳机提供7.1声道效果,更准确的3D音频定位效果,更丰富的游戏细节还原,这些都是大家对于游戏耳机的诉求也是游戏耳机的使命。
虽然说,游戏耳机本质也是满足听觉上面的需求,但是除了听觉,我们还可以从触觉上面去了解你的游戏耳机,是不是适合你。
上图来源于网络,三个玩家都用纸巾垫着佩戴游戏耳机,虽然看起来有点蠢,但是本质还是耳机佩戴的问题所致。所以说,游戏耳机除了“好听”,佩戴的体验同样重要。
1、 夹耳朵问题
这里所说的夹耳朵,并不是以前打扑克输了用木夹子夹耳朵的夹耳朵。严格来说,应该称为夹头更加合适。头戴式耳机,基本上是垂直夹在头上,甚至可以说是270度箍在头上。
如果游戏耳机弹性太差,夹得太紧,分分钟就是猴哥的待遇---脑瓜疼。
造成脑瓜疼的原因又是两方面引起的,一方面因为早期很多游戏耳机还是采用全塑料的材料。这种全塑料的耳机,样子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是,塑料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形变、拉伸、抗暴能力的。很容易一摔就碎,更重要的是,由于形变能力差,固然就造成了对耳朵“夹”得很厉害,也就是夹耳朵的问题。
相比而言,金属钢圈倒是更合适的游戏耳机骨架材料。金属钢圈可以用两根左右的钢圈就可以实现原有塑料更好的结构效果,而且,金属具有非常好的形变能力和狂暴能力,甚至扭麻花也不会轻易损坏。
2、 调节方式
调节方式的问题,其实就是上面夹耳朵的延续而已,但是考虑到旧式调节方式的游戏耳机还是非常多,特意还是拉出来再说说。
相信,不少的朋友都用过这种刻度型调节的耳机。严格来说,这种也是金属骨架的,但是,和钢圈的不一样,这种相当于是一整块的金属块,不仅仅重量比较重,而且相对来说比较硬,调节起来也非常麻烦。
相比而言,金属钢圈架构的耳机,完完全全具备自动调节的能力,戴上头就自动适应,根本就不需要折腾,反正形变能力强,哪怕是两米的壮汉,一样可以轻松适应。
3、 隔音问题
玩过的游戏耳机非常多,从罗技到国内的金盾算起来接近20个品牌,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国外的品牌,夹耳朵的程度反而更加明显。这个有一定程度是对隔音的理解所致。
打个比方,过去国内不少朋友都喜欢玩铃声,甚至不少铃声下载,铃声DIY的玩法。然而,据说国外更喜欢把铃声调为静音或者是很低的音量,这是因为国外更注重隐私以及不愿意被外部干扰?
同样,虽然说,游戏耳机对于隔音是有要求是共同的,但是具体隔音到什么程度,这也是国内和国外的要求不一样。游戏耳机从成本来说,不大可能引入主动降噪技术,真正能玩转主动降噪的还是Bose的中高端耳机。而游戏耳机基本上是属于被动降噪,也就是说,靠物理压力压着耳廓隔音。
如果太紧,就会出现不适,太松就漏音非常严重。就相当于,女友让你紧紧抱着,你真的把对方勒紧吗?如果太松,她又会觉得你是敷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外似乎对钢圈架构一直不感冒。只能说,文化和理念不一样吧。
4、 压头和闷热的问题
压头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造成,一方面是重量,太重的耳机,佩戴时间长了必然会着得重,一般来说,游戏耳机要控制在350g以下,如果对于重量过于敏感的朋友,只能放弃头戴式,选择入耳式游戏耳机。
引起压头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结构,一般来说,传统的密封结构,虽然说厚厚的海绵挺柔和的,然而,重量和透气性都比较差。传统游戏耳机的头梁、头带一体式设计就容易有偏重、透气差、闷热的问题。
而钢圈式架构,头梁和头带是分离式设计,头梁部分完完全全镂空,一下子重量降低、透气性提高,配合自适应头带,压根就不存在闷热的问题。
更彻底的做法就是西伯利亚S21采用的分离式头带设计,进一步能够灵活适应。
5、 海绵与pv材料的问题
一般来说,耳罩部分以及头带部分都是采用pv皮革包裹海绵的结构。
多数的游戏耳机,外包的都是pv皮革,真皮的真没见过,而且厚度和重量来说并不见得合适。但是,pv皮革的材料太差的话,很容易就会就爆裂。
不过无论是再好的材料,磨损还是必然的,一般大品牌的高端型号会有替换件可以购买,自己换很容易的说。当然了,低端的因为材料关系,确实会出现爆裂甚至掉皮的问题。
海绵的话,一般来说,回弹力度、透气性都要考虑,现在主流是用记忆海绵,舒适度还是不错的说。
整体而言,游戏耳机除了主要的听声辩位能力以外,还要考虑的是重量、透气性以及佩戴舒适度的问题,新的金属钢圈结构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解决了夹耳朵、压头、闷热的烦恼,足以满足游戏玩家长时间连续游戏的需求,可以放心选择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