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七的耳机,又好在哪?Forte Ears孟菲斯托Mefisto 上次有幸领教了Forte Ears价值两万九的麦克白Macbeth,让我对极贵价耳机到底能做成啥样有了具象的认知,在其恐怖的揭示力下,任何音乐当中的细枝末节都可以被清晰捕捉,彻底打掉我认为贵价耳机就一定是智商税的有色眼镜,只能说鱼龙混杂还得需要体验明辨,起码现在我打从心里不会一杆子打死了。 近期Forte Ears推出了“第二乐章”的孟菲斯托Mefisto,我上瘾似的继续尝鲜,这次依旧灵感取材于经典文学作品,古诺《浮士德》与博伊托《孟菲斯托费勒斯》两部歌剧,虽然我对这种高端上档次的文化多少还是有点过敏,但是不得不说,品牌的调性和文化附加值层面考虑,有个“源头”还是好过“无根水”的。 况且,若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考逻辑,孟菲斯托Mefisto或者麦克白Macbeth,这种从包装设计到配件摆饰以及腔体外观精雕细琢,无处不在扣题,甚至连声音风格都能让你在没看过原著前提下,仍然能感受猜想出个大概主题思想,这种层次丰富的用心设计,在我眼里还是挺加分讨喜的,更别说定位顶级也需要这种面面俱到的文化价值附加,而且最重要的,没有生搬硬套给你玩尬的,尺度合适。 孟菲斯托Mefisto实物到手,依旧是仪式感拉满的家传开箱过程,单就包装开盒这个过程就足够赏心悦目,对开门加各种西洋古典文化氛围满满的绘画,确实是很不错的体验。本体初见,相比前作红底皇冠多宝石的风格而言,这次的面板设计纯银为主,图样有恶魔爪、十字架、花窗,以及点睛之笔的一颗红宝石,低调但也不失精致优雅,我是蛮喜欢孟菲斯托Mefisto的面板设计的,细节处理佳。 配件部分,原线依旧是与Eletech深度合作的,定制铜、银、铜镀银材质的四绞混编线,与纯银面板和3D打印黑色腔体的耳塞本体非常搭配,另外附送有做工极佳的皮质压花收纳盒,质感相当好,空间也足够放下耳机本体与额外一条线材。是的,如果你想体验完全体的孟菲斯托Mefisto,其实它还有另外一条八绞金银铜合金编织的名为Temptation的升级线,下文也将详述二者之间声音的差别。 佩戴部分,得益于3D打印与腔体的人体工学精心设计,选择合适的耳套尺寸,入耳即可提供非常好的被动降噪隔音效果,紧密贴合,牢靠稳固,最最重要的,作为7单元3混合的复杂设计耳塞,在腔体重量和尺寸控制方面,做的还是相当成熟的,即使你被“恶魔之声”诱惑沉醉,一听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不适。 配置方面,孟菲斯托Mefisto使用4颗动铁单元,搭配双7.8mm尺寸的LCP动圈单元,同时还混合使用了额外1颗纳米振膜平板单元来负责上盘高频部分呈现,乍看之下,这套搭配似乎不如很多所谓旗舰级动辄十几二十个单元的恐怖堆料表现,甚至使用的两颗动圈还是7.8mm的小尺寸动圈,不过基于之前的经验,我是不敢再小瞧这个“初创厂牌”的作品。上耳开声,实际体验过后,即便做好心理准备,以及是带着原线也要近两万二的售价为前提,去审视感受其声音效果呈现,孟菲斯托Mefisto对于细节的呈现,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首先关注的是我顾虑最大的低频部分,负责下盘表达的两颗7.8mm尺寸振膜,被 Forté Ears用名为“D.I.S恶魔隔离系统”的动圈单元结构,以水平对置的方式“封印”起来,虽然名字起的是真的有够中二,但意思我差不多是能理解了,高频你调音还可以通过滤波进行衰减,低频确实相比之下,更难调整管理,量大了不好做衰减,量小了听音又力量感不够,这种需要调音技术特别关注的频段,说是“恶魔”倒是也没啥大毛病,尤其是不做封装的含动圈单元的混合耳机,确实也存在可能产生干扰的等等问题。所以这套独立封装加对置的方案,确实在稳定性和抗干扰失真层面存在物理优势,同时水平对置的方式类似“机械增压”的感觉,这也使得即使用的两颗动圈尺寸并不大,但经过上述操作后,所能爆发出的低频能量,也确实不容小觑。实际体验时,在播放大动态的乐章片段,其动态起伏效果还是相当有气势的,在聆听经典低频测试曲目《鼓诗》这种歌曲时,其呈现的鼓皮击打的低频量感还是相当够用的,此外,质感部分的隆隆残响是非常丰沛的,不过收放的速度控制的是合理的,并没有让人感觉拖沓或者脏感,更重要的是没有多余的染色失真,这让下盘的质感和量感表现,远超我对7.8mm这个尺寸的效果期待,想来这也是精心设计代替堆料的高设计能力旁证的体现吧。 中频或者人声部分没啥可说的,位置比较合理,高密度,细腻流畅,清楚的口型结象,这些都是这个价位应该具备的基础表现,下限就必须是优秀,毕竟这个价格在这,基本没啥可以容错的空间。情感部分的表达,依旧是没有多余的失真修饰,自然还原本真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女声的部分,齿音的控制比较好,在不耽误女声音色表现,特别是比较刺激的女毒歌手音色回放的同时,比较柔和巧妙的淡化掉齿音的不适感,这个细节处理的不错,类似“妆成有若无”的道理,不漏痕迹的解决关键问题,让你不觉察。上盘部分,是另外的重头戏,或者说是我认为孟菲斯托Mefisto三频表现最绝的频段,其使用的ARIA平面驱动器,采用纳米振膜的平板振膜单元负责高频,充分发挥出了平板单元的特色优势,且对于吃电流考验前端驱动力的问题,做到了很好的适配兼容,不挑前端也可做到非常优秀的上盘表现,特别是在关键细节呈现,如镲片的音头清脆,泛音过程衰减能量层次呈现,以及小提琴的泛音华丽质感和音色构成的润泽感方面,均是极佳呈现。 这里还是老调重弹一下我以前的观点,你不能要求我已经花了大价格买耳塞,却还必须得配个大价格的播放器,我花钱一步到位是为了省事的,所以我的要求是这个定价的耳塞,可以有潜力深挖,但必须做到即便手机小尾巴低成本方案直驱,也得是足够高水准。这点在孟菲斯托Mefisto的下盘与上盘表现上,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即在我使用手机加小尾巴直推的方案下,其高频依旧可以达到我想象中的通透延伸、泛音自然、流畅丝滑的效果,以及低频也足够扎实,量够大,氛围不糊不散,易驱动这块孟菲斯托Mefisto做的还是非常好的。同时,作为混合单元耳机,虽然设计复杂,但基于Forté Ears的ARC声学共振室和FCR继电器系统的自家设计应用加持下,不同换能原理之间的频响衔接处理的非常丝滑,没有任何可以被捕捉到的频段重合或脱节,不同换能原理间的音色呈现也非常统一,均为尊重自然本真的还原派,无冷暖倾向,最多是在容易糊的部分做了收束防拖沓的干燥处理,以及容易刺激的部分,做了不失真柔和处理,总体呈现出氛围细节非常丰富的强包裹感的类似音响聆听的综合音质效果,且内容细节清晰真实,丝毫毕现,这是我觉得Forté Ears对于声音的艺术性理解呈现,我很喜欢。 ![]() 此外,若你想体验完全体,在更换原线到Temptation升级线之后,价格来到三万七,其效果也正如其线名为“诱惑”一般,毫不夸张的说,你戴上它就被完全“吸”住,是生理心理各种层面的不想摘下来,就想一直不停地听下去。同样作为4.4mm平衡输出接头,同设备条件聆听同样曲目的情况下,明显可以感知的变化,首先是声场的宽阔程度更为扩散通透,但其中细节依旧清晰明确,没有假大空的拉拽感,音色层面,整体感觉是镀了一层温润的光泽,说暖声倒也谈不上,但也与原线下的晶莹润锐的感觉,明显有不同。是一种极为丰富的细节包裹,让氛围感又提高一个度,低频的轰鸣震撼更能让人沉迷,小提琴的音色处理,堪称绝品,琴弦琴箱锐与润,木质共鸣与亮而不刺的恰到好处的锐度之间的融合,都属于越听越上瘾的存在。一些存在弹奏细节的乐器,如吉他与古琴这类,表演者手指与弦接触的细节摩擦声音都被非常清晰解析到,并且很真实的予以呈现,那种自然的感觉就像是你不会觉得是由于耳机的清晰解析让你在音乐当中一下抓到了某个高光的点,吸引了你的注意力,以凸显耳机的所谓素质解析,而是一种真的把你拉到现场,身临其境用眼睛看到弹奏的细节同时顺便清楚感受到,那些细节的摩擦,与手势的移动,那种声音带来的画面感想象与沉浸,是更为高级的一种素质解析表现手法,即不需要炫技,不影响真实呈现的前提下,仍然让你能感受到孟菲斯托Mefisto对于技术和艺术的高水准实现和独到见解。 综合以上,回答标题的问题,不论是限量款近三万七的售价,还是普通款近两万二的价格,我认为都不是可以再讨论性价比的价格区间了。个人愚见,耳塞基本在超过售价五位数之后,随手搭配都能听见全方位高素质的声底这事,已然是必须的,而在此之上,额外的价格差距,应当是体现在对声音的艺术加工和理解。这部分的处理孟菲斯托Mefisto绝对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不论是原线的晶莹清晰,还是升级线下的沉浸氛围,都是我从未听过有类似表达的存在,对我而言,支撑其尊贵售价的“好”,就在于一种令人沉浸其中的,前所未有的体验享受。同时,我也不想说什么有钱预算充足买就完了之类的推销话术,但毫无疑问若你有机会试听,请一定要感受一下这番别具一格的沉醉体验,因为孟菲斯托Mefisto里面,确实有“恶魔”在不断诱惑,让你戴上之后,就无法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