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 PSSD又有新方式,用硬盘盒+Nvme固态搭配是否过时了?

1034

正好最近双11,同事问到想入手个移动硬盘放娃的学习视频,想着今年不是存储大跳水就让同事去看看1TB左右的品牌移动硬盘,但谁知道反馈过来是400+的价格,这着实有点不划算,而且这还只是机械的价格,PSSD的价格会更贵,本来同事都打算入手了,木头转念一想:硬盘盒+Nvme固态不也是一种解决方案?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次木头选择的是奥睿科J-10固态硬盘(大家可以看下有很多个组合,我选的是1TB+10GB蓝色硬盘盒),419到手(可能最近双11的价格会更好),这个价格看了下品牌的其实也就是移动机械硬盘1TB左右的价格(并不是说谁就一定好,每种选择不同哈)。

奥睿科J-10固态硬盘是符合PCIE3.0协议的,而且用的是M.2常见的2280规格,这就说明日常PC上用做系统盘也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这次木头是拿来做移动硬盘而已。

配件上提供了散热马甲、底座以及两枚散热硅脂,这也是目前Nvme的标配,个人觉得奥睿科更加丰富。

主控部分,奥睿科J-10固态硬盘用的是Realtek(瑞昱)的RTS5765DL,应该属于目前国产存储入门级的主控,符合PCIE3.0规范,官方宣称是可以达到3100MB/S、1900MB/S的读写(1TB),后面验证一下,值得注意的是300TBW的质保,这个也相对其他品牌更多一些。

正面是2枚代码为PF29F04T2ANCQK1,这个查了一下是英特尔的原厂QLC颗粒,质量上更有保障,为了保证用户后顾之忧,奥睿科提供的是5年保修(其他家大多都是2-3年),从预留的焊点来看2TB也是再加两颗颗粒就行。

背面则没有太多东西,只是奥睿科J-10固态硬盘的硬件参数的贴纸而已。

这里提醒一下各位想把奥睿科J-10固态硬盘做系统盘的同学,厂家提供底部的金属架其实是卡扣的设计,千万记得先加上厂家配的硅脂,不然很大可能会有短路的风险。

奥睿科TCM2-C3硬盘盒这个硬盘盒其实我用了蛮多年了,之前就是看重它透明的设计方案以及不同颜色散热马甲的搭配,好看之外大概用了2-3年了,一直都挺稳定的,之前我入手的是红色,这次选个蓝的。

从PCB板上来看它是支持2230、2242到2280长度的M2固态,且向下兼容NGFF的SATA固态,但就目前处于性价比的考虑,2280长度的Nvme无论是容量、速度传输还是价格都是最合适的选择。(2230固态似乎很难见1TB的,2242很难见2TB的,且性价比太差)

值得注意的是盒子本身提供了两种线材,C-C以及A-C,长度都是50cm左右。


速度测试阶段木头必须先说明的是,其实现在PC接口即便是到了3.2以上,但很多时候并不是走的10GB这个通道,得看电脑接口的设定(比如木头的8代平台就怎么都是5GB,12代平台有2个10GB接口以及2个5GB接口),所以速度测试如果在500MB/S左右的同学得看看接口是否正确。

为此,先还是给奥睿科J-10固态硬盘的速度进行测试,这里用了TxBENCH,这个测试是为了验证厂家的标称速度是否能达标,前面也说过Realtek(瑞昱)的RTS5765DL跟英特尔原厂颗粒的搭配木头也是第一次见到。

奥睿科J-10固态硬盘的读写为3033MB/S以及1920MB/S,读取的速度略低于标称值,写入的又稍微高于标称值。

而在配合上奥睿科TCM2-C3硬盘盒之后木头其实第一次想当然的就用一般的USB3接口,结果测速怎么都是500MB/S的读写,开始还以为是线材的问题,后面即便是换了Type-C走ThinkPad的雷电通道其实都是500MB/S的读写,这就有了前面提示各位如果是测速一定要先确定接口协议的原因。

而在木头的零刻Sei12以及年初装的12代主机上,奥睿科J-10固态硬盘配合TCM2-C3硬盘盒才真正的跑到了1000MB/S的读写。

跑分只是参考,所以木头在这里用了文件的大量读写的方式来测速,其实从速度不难看出奥睿科J-10固态硬盘的读写其实还是够日常使用的,而且作为一个跟U盘大小相仿的硬盘盒来说,平时的便携性是足够的。

但中间传输速度的下降其实是因为在连续高速读写的时候Nvme是会产生大量热量的,发热就会导致传输速度的下降,所以奥睿科TCM2-C3硬盘盒有颜色的部分其实一块金属的散热片,以便于解决在高速读取的情况下固态硬盘容易发热的问题,可以说考虑得很周到了。

总结一下,移动硬盘DIY这个概念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或者说听上去有点久远,但这次因为考虑目前品牌的PSSD还是有些贵,用硬盘盒+Nvme固态的方式来进行其实也能实现便携、高速传输的效果,大家认为这样的方式如何?欢迎留言讨论。


zlc841219

9

粉丝

2

关注

239

文章

积分
551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