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安 于 2015-5-8 17:35 编辑
来自北欧的声音生活美学 B&O PLAY Beolit15蓝牙音箱试听评测
前言: 学工业设计的同学选音箱应该大部分会被3B(B&O、BOSE、B&W)的产品吸引,三个品牌中最对我胃口的设计,还是丹麦奢华视听品牌Bang& Olufsen,总会让人联想到北欧斯堪迪那维亚半岛(Skandinavien)的云淡风轻, 2012年B&O PLAY推出一台Beolit 12,也就是本文开箱试听的Beolit 15的前款,一直很喜欢,其设计师CecilieManz的设计作品也一直是我喜欢的调调。 2015年Bang & Olufsen升级推出这台Beolit 15,续航时间由8个小时升级到了24小时,虽然Airplay功能被砍掉了,但是增加了蓝牙功能,价格也有所下调。
开箱: 外包装盒子还是B&O一如既往的简洁风格,附件也少,只有一条电源线,简约设计的理念似乎从外形一直延伸到整个产品设计中,虽然说Beolit 15是一个便携音箱,但也算是便携音箱里的大块头了,尺寸23×18.9×13.5CM,看上去有点像是一个野餐盒子。 颜色也很奇妙,粉色略带点玫红色的感觉,选这个颜色的原因一是因为家里的装修中玫红色是很重要的点缀颜色,二是因为女王喜欢这个颜色,B&O产品资料里称为“蔷薇色”,一下就让人感觉到田园小清新,Beolit 15另外还有两种颜色,极地蓝和香槟金,都是很耐看又比较搭家居的色调。
外观: Beolit15设计主要用到4种材料,铝、塑料、橡胶、皮革,中间是金属铝冲孔网, 反射光线的时候很好看,有高贵雅致的感觉;皮带捏着很软,手感一级棒,是牛皮的全粒面皮革,音箱有2.7KG,皮带靠扣钉和主机连接,拧起来的时候有些重量感,让人有点担心掉落。音箱各处的做工都很精湛,材料处理得很有质感,可以称完美了。 音箱主机背面有个小盖子,打开后可以插入电源线进行充电,外出携带音箱时也可以将电源线收纳到里面,Beolit 15的电池为18WH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中等音量下使用时间可达24小时,在蓝牙音箱里算是比较长了。
使用: 蓝牙音箱当然是要和手机、平板、电脑等支持蓝牙音频的设备匹配使用,所以Beolit 15既可以作为电脑的配箱同时也可以成为床头音箱,Beolit 15支持蓝牙4.0 aptX,这对音质是一个比较好的保障,测试了一下Beolit 15蓝牙连接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100多平米的房间,音箱放在客厅里,带着手机走到每个房间音乐都不会断开。Beolit 15最多可以同时支持2个蓝牙设备连接,记忆8名用户。 顶部有个橡胶防尘处理的托盘,手机放在上面,拧着蓝牙音箱走动也不用担心会掉下来,托盘里有四颗按键,分别是电源控制、蓝牙匹配按键、音量大小控制按键,工作的时候有淡淡的蓝白色灯光。
场景: 在两年前我看到Beolit 12“便当盒子”的外观设计的时候,总有一种疑惑,这样不太同于传统的外形设计的音箱放家里会好看吗?当这台Beolit 15摆在家里的时候这些疑惑被完全打消了,美得难以置信,以至于我都舍不得外出携带作为野餐音箱使用了。 最好是放在屋子里窗户光线较好的地方,感觉Beolit 15在发光,是一件唯美的艺术品,在书架上、沙发上、桌子上,地板上,几乎是家里任何一个地方随便一放都感觉能和家居融合在一起,这或许就是好的工业设计具备的一个特点,真正的美人是即使穿一件很丑的衣服,也会看起来美得特别的。
听感: Beolit 15有4个有源驱动和2个被动单元,官方网站上有扬声单元的示意图,这样的设计获得了“True360声音”就是360度都能保证声音的均好性,在聚会时使用能保证每个方向的听者都能听到不错的音乐,这和一般的蓝牙音箱不太一样,普通音箱通常正面和背面声音差异性很大。 Beolit15的功率还是挺大的,声音很响,感觉作为蓝牙音箱有这么大的声音还是很惊人的,在室外使用时,确实也需要音量大点才能感受到较好的低音,低音也正是Beolit 15声音中最突出的部分,很有力量感,也很有弹性,能够感觉到那种充沛的低音从透音孔中喷薄而出,扑面而来的感觉,而且低音层次感、通透感很不错,不会显得混沌,也没有很多音箱那种封闭空间的发闷的问题。 中高音方面密度不错,有比较中正明亮的声音,厚度很合适,有很温润的味道,高音不会显得尖锐或者发飘,是很中正,清晰的声音,声音细节也比较丰富,人声有不错的磁性感,总的来说Beolit 15的声音因为左右声道在一个箱体上的原因,声音定位上不同于传统2.0音箱的立体声,听感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低音真的很棒,很有氛围感。
周末一家人野餐,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爽朗的清风、草木旺盛生长的气味以及Beolit 15演绎的美妙音乐, 生活真的是可以很美的。
————————————————————————————————————————————— B&O PLAY Beolit15 AM9:00 7 May.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