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影音 千元参考级当之无愧 烧烧飞利浦S2入耳式耳塞

11256
本帖最后由 杉少V 于 2016-9-8 11:41 编辑

谈到千元耳塞,大家都会想到哪些,是GR07,飞朵A73还是AKG N20,?没错,在1K这个入门发烧级,或者是中端标志性价格段内,它们都是内相当具有话题性的产品,但是今天笔者想跟大家聊的,确实一款发布已久的冷门耳塞——飞利浦Fidelio S2。

S2的包装采用的是相对典雅的黑色礼盒,封面印有耳塞主体外观,比如笔者手头这款“骚蓝”版,光从外包装上看就已经相当吸引眼球了。可能童鞋们比S2会比较陌生,但是对同系列的X1或者X2,应该有所了解。Fidelio S2属于飞利浦自己高端HI-FI级产品Fidelio系列的一员,该系列无论在音质还是做工都是旗下产品中最优秀的。

然而S2作为一款入耳式耳塞,整体材料却与主流设计有所不同。在钢琴烤漆的包裹下,S2别具光泽与质感。实际上手不难发现,光S2的腔体重量就能感觉到它并不是塑料材质,陶瓷后腔体与铜合金前腔的完美搭配,使得耳塞看起更加美观实用,同时品质提升也不是一星半点的。

在配件部分,飞利浦一项愿意下本钱的特点,依旧沿用到了S2身上。不仅附赠L,M+,M,S,XS五种尺寸的硅胶耳套,还另外附赠了2副Comply™的泡沫耳套,外加一个耳机收纳包,这样的附件配置基本也没shei了。多样化的耳机套,基本上可以解决入耳式佩戴欠佳的短板,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其中,2副Comply™的泡沫耳套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它们之间大小品类不同,其实也兼具着不太一样的配套体验,而且,最关键也是会相应稍稍影响听音体验的哟。所以,笔者建议拿到S2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选出自己最舒服的套子。

扁平式的面条线,材质柔软不易打结,就是随身携带时会稍显臃肿,不过放置在耳机包内倒没什么压力。据有关外媒调查,正常一副耳机的使用寿命,往往决定于线材的耐磨耐弯折性,而面条线相比普通的硅胶线,能起到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单按键的线控,支持ios音乐暂停/电话关断,做工精致,弹性十足的线控,有点越按越上瘾的感觉。总之,面对做工如此精致,品相高贵的S2,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试听三两句
按道理来说,600以下,或者千元入耳式耳塞,也就GR07是最为代表性的一款耳塞。之前笔者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在听完飞利浦S2之后,感觉这也是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同样是使用飞利浦X5进行试听,GR07的声音迅猛,颗粒感十足;S2内敛清秀,音染少,声场稍大。并且笔者也很容易发现,S2独特的背面开放式导气微孔设计,让其低频听起来并不像传统入耳式耳机,低频部分松弛,量感相对偏少,但是下潜却下探得足够深。有点匹配头戴式低频质感,在试听初期就已经赢得了笔者的好感。

转而到了人声部分,S2的女声稍微有点靠口,表现出来的人声直白、松弛,不至于像GR07那般太“紧”。加上S2中频不错的信息量,笔者认为飞利浦更愿意的是将原汁原味,清晰淡然的人声进行呈现。


而S2的高频同样是内敛趋向,拥有千元入耳塞当中少有高解析和很好的瞬态,如在弦乐表现方面,S2表现出更好的乐器线条,已
经弦乐特有的空气感。但是缺点也是有的,就是S2的瞬态有点弱,以至于拉弦声将会一直延展,或者说它没进行修饰吧。
总体而言,S2清新内敛、动态大(瞬态稍弱)、高频柔顺和声音自然等特点,都是同价位产品中的佼佼者,算是半开放式的构造,也填补了入耳式耳机声场偏小的劣势。

总结
出自飞利浦Fidelio的S2确实没让笔者失望,无论从外形设计,用料做工,再到音质表现,一贯的“高级感”是显而易见的。配合上自身多颜色可供挑选,在600价位内,还能找出与之能够匹敌的屈指可数。就是一点让笔者比较郁闷,话说S2已经发布这么久了,但是在论坛内的人气,却远远不及威索尼克GR07和飞朵A73系列,看来冷门里面,还是有好货存在滴。


IMG_7879.jpg (250.37 KB, 下载次数: 1)

飞利浦S2

飞利浦S2

评分

参与人数 2 威望 +32 章鱼丸 +1 收起 理由
安.WEN + 12
PairLens + 20 + 1

查看全部评分

杉少V

15

粉丝

0

关注

95

文章
积分
533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2F 安.WEN |发表于 2016-9-13 11:54:48
这一条真是美极了。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