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机评测 依旧比一般手机好听些——关于vivo X6的HIFI体验

11395


  近几年来HIFI手机正在变得越来越火热,许多国产手机厂商也乐意在自己旗舰产品的音质上面多花一些心思,当然最终的效果必定也是有好有坏、参差不齐,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未来手机发展的一个方向,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一个手机就能同时获得不错的听音体验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作为HIFI手机的祖师爷,vivo的大部分产品都有着相对于同时代其他手机来说更加优秀的声音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称其为同时代手机音质的标杆也丝毫不为过,毕竟是有着自己专业的团队以及多年的相关经验积累之类。vivo的最新产品X6自发布有一段时间了,评价还算不错,金属的外壳虽然比起X5Pro在颜值方面的确是有所不如,但是却胜在更加的新潮,而且4G运存、指纹识别以及快充的加入也让其在硬件上绝对对得起旗舰手机的称呼,不过对我来说最关心的还是其在声音方面的表现,下面就和大家来具体的絮叨絮叨。



  首先在硬件方面,vivo采用了AKM4375的HIFI芯片,相比较于之前X5Pro的CS4398 DAC数模转换和MAX97220的放大器的架构组合以及X5Max的ES9018 K2M DAC数模转换加ES9601的前级运放加OPA1612的后级运放的“HIFI2.0”架构标准多少都会显得有些逊色,AKM4375并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DAC数码转换芯片,事实上其内部还集成了一个g类耳放,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声音质量这件事儿来说,硬件的架构也并不能完全决定其最终的声音表现,而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罢了,说白了就是堆料也不是一定就会好听,这也就是HIFI比较感性或者贬义的来讲就是“玄”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另外,对于一部手机来讲,音质一向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绝对到不了雪中送炭的高度,我真的很少会见到有人在买手机的时候会把音质作为首位的考虑因素,所以多数情况下厂商在处理手机的HIFI芯片的时候也会针对性的做出了一些优化和定制,毕竟对于手机而言,体积、电量之类都有着不少的局限性,总之,要想在手机上完全的把芯片的实力发挥出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具体搭配





SONY MDR-1A

  在我看来大法的产品在声音方面很少有不坑的,即使是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声音不坑的那价格也必定会更坑,不过貌似1A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例外,便宜实惠且好听不贵,性价比较高,在用vivo X6搭配1A的时候,首先给我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vivo X6的推力要比专业的HIFI播放器小上不少,起码声场就小了一圈儿,尤其是体现在横向的宽度上面更是明显,不过好在横纵二者的比例还算和谐,整体的声场也是比较规整的,形状界于圆形和椭圆形之间吧,人声的位置固定且贴耳,总体上属于近距小型舞台的范畴,适合一些流行音乐的演绎。解析力水平一般,和普通手机相比也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对于一些细节的还原并不是那种能够完完整整的呈现出来,听流行乐还好,一些大编制的交响乐应付起来就比较吃力了,存在有一些“抹”的痕迹。乐器的定位能力不错,比较的清晰和准确,整体结象略微有些靠后,会有一些头中效应的现象出现。

  三频分布方面比较偏向于中低频走向,低、中、高的分布给我的感觉大约是4:3:3的样子,低频方面有着明显的大法风格,量感较多、下潜到位、厚度偏肥、弹性十足,营造出来的氛围感对于流行歌曲的演绎来说是十分不错的,缺点是有些不够真实,不够耐听,而且多少会感觉有些和中频搅在一起的意思。中频部分密度较高,人声比较饱满,略微有点儿偏暖,厚度是有的,但是该到细腻的时候也毫不含糊,听了一首王菲的《天空》感觉还是比较到位的,比较的清丽。高频方面延展性一般,而且不是太过的明亮,所以在听感上会感觉不是那么的通透,优点就是不会觉得刺激,听了一首朗朗的《保卫黄河》发现其中小提琴的质感居然不错。

  这就是适合听一些普通流行音乐的组合啊,当然是捎带动词大慈的。




森韵大白

  好吧,森韵的老总一向都是如此粗暴,为产品起名字也老是会带着一股子莫名的绿林气息,虽然大白不如之前价格更为低廉的小白那么让我觉得更加有自己的特点,但不得不说大白还是一条很靠谱的塞子,声音是非常中正的,用我这条已经变绿了的大白搭配vivo X6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听感真的比较舒服,这种舒服首先来源于这套搭配的声场比较宽松,丝毫不会觉得局促,横向的宽度相当到位,纵向深度方面却表现一般,总体上声场的形状比较接近于一个椭圆形,而且还是有点发扁的椭圆形,人声的位置也还是属于贴耳的范畴,但是也是可以感觉到是有一定的距离存在的,不会到喷一脸的地步。解析力表现不是很好,一些情况下对于人声的偷气、换气并不能很完美的还原出来。乐器的定位能力依旧不错,而且整体的结象也比之前提到的MDR-1A要靠前,不会有明显的头中效应出现,在听感上也不会觉得疲惫。

  三频分布比较均衡,低、中、高频的分布比例我感觉差不多是3:4:3的样子。低频的量感适中,下潜也比较到位,关键是比较凝聚,不会出现发“散”和“乱”的现象,缺点是低频部分有点发硬,泛音有些不够,而且厚度方面也感觉有所欠缺,总体来说这套搭配的低频氛围感一般,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样的低频也会比较迎合和讨好中频人声的演绎,关于这点就见仁见智看自己的喜欢咯,自己喜欢才是最重要的。中频方面比较凸出,密度较大,偏暖偏厚,喉音会比较明显,透明度不是很高,比较适合一些男声和老派女声的演绎,一些比较空灵细腻的女声则显得有些不够到位,一首《女人花》听得是相当有感觉呐,那种味道一下就来了。高频部分有些发暗,延展性倒是不错,依旧是不刺激,听感比较自然、舒服,乐器的细节上不是那么的完整,但也说得过去。

  舒服、自然的一套睡觉组合,要是主要听乐器的话还是算了,术业有专攻,这不是大白的强项。



AKG N20

  N20是好朋友借我玩的,我第一个拿来搭配的前端就是vivo X6,毕竟都说是千元内最牛逼手机配塞嘛。这套搭配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声音是比较中正,素质相对来说要高一些,同时也没有什么出花儿的地方,声场不局促,形状接近于标准的椭圆,人声的位置也比较适中,不算远也不算过于贴耳,总体来说算是比较标准的流行声场吧。解析力给我的感觉要比之前的两套搭配高一些,但依旧和纤豪必现有一定的距离。乐器的定位相对来说要更加的清晰,整体结像依旧是比较靠前滴,依旧是不会在长时间聆听的情况下产生疲惫滴。

  三频分布是比较均衡的,低、中、高频的分布给我的感觉大约是3:3.5:3.5的样子。低频的量感适中,下潜也比较到位,瞬态反应优秀,既不会拖泥带水也不会由于回弹太快而让低频显得有些发硬,最关键的是这套组合的低频虽然比较到位但是并不会太过抢戏而影响到中频人声的演绎,听了一首王二妮版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间高潮部分鼓声、人声同时响起而又相互分离,有氛围、有演唱,听着还是比较爽的。中频人声部分终于比较清丽了,听梁静茹的《彩虹》,那种熟悉的齿音又来了,这套搭配的女声真的非常不错,清细但不腻歪,在听感上不会感觉到“黏”,男声和一些老派女声则不如森韵大白那么有味道。高频部分依旧谈不上是有多明亮,不过已经比之前的两套组合要强上一些,延展性一般,不过好在终于能够听到一些高频乐器的细节了,听一些acg曲目也觉得不错。

  算是几套搭配里的“素质流”,声音比较中正,没有什么大的短板,比较适合女声和acg。




达音科titian5

  我认为titian5是达音科最近几年出的最靠谱的塞子了,PS没有之一,不管是素质还是听感都说得过去,我个人也是非常喜欢。用titan5与vivo X6搭配的时候,首先声场要比N20搭配时大上一些,但是感觉却不如N20来的更加规整,当然其中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只是感觉N20要控制的更加精细一些,人声的位置属于贴耳的范畴,对于流行歌曲情感的表达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解析力水平稍比N20差一些,但是应付流行音乐来说也是足够了,大编制的交响乐依旧费劲,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透明度不错,比较的清澈。乐器定位能力感觉比N20还要好上一些,更加的错落有致。

  三频分布比较均衡,相对来说低频的量感要多上一些,低、中、低高三频的分布大约是3:3:4的样子,低频的量感和质感在几套搭配里都是最出众的存在,有点儿拳拳到肉的意思。厚度适中,瞬态反应凌厉,绝对不拖沓,甚至感觉有点儿发硬,泛音不是很足。中频部分偏向中性,音染有但不是很多,对于男声和女声都有着比较优秀的适应性,但是都不是非常有特色,还是比较保守的类型,齿音有一些,听梁阿姨依旧是棒棒哒的节奏。高频部分延展性不错,而且相比较而言明亮一点儿,并没有感觉到过于明显的柔化,细节方面还算是和丰富沾边儿的,乐器的还原比较有质感且分离度也可以。

  虽说控制力方面有一点点欠缺,但是相对来说听一些小编制的弦乐和人声还是可以滴。



  总体来说vivo X6在声音方面的表现和我内心最初所抱有的期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没有太多的惊喜,和之前我听过的X5Max相比也要显得逊色一些,不过比一般的手机还是要好听的,比如说水果6之类。整体声音的调校比较保守,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范畴,既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严重的车祸现场,另外通过X6和X6Plus硬件参数方面的对比不难发现这次vivo在HIFI方面主要发力的地方应该会是在X6Plus上面,而X6则更像是一个为了HIFI而去HIFI的存在,我也会在后续和大家分享一下X6Plus在声音方面带给我的感受,敬请期待咯。









我就叫杨杰了

8

粉丝

3

关注

35

文章

积分
158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