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 独创磁吸散热马甲 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一文解构

16
\t英伟达的游戏显卡一般有公板和非公版。
\t老黄粉丝首选就是公版,因为数量稀少,还有创始人签名版可供收藏。而非公板主要是AIC显卡厂商自己设计散热方案,根据自身定位及市场需求推出各类型显卡,厂商的自由度更高。
\t事实上,随着英伟达50系这一代开始使用全新GDDR7显存,以往的显存高温不复存在,水冷显卡更是凤毛麟角。
\t影驰作为英伟达多年的合作伙伴,并没有因为显存低温带来的散热成本降级而放弃创新。在散热马甲上做了一次全新尝试,采用独创可拆卸磁吸式散热马甲,推出了全新星曜非公显卡,我手里这块便是: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
\t这篇主要是静态拆解,有兴趣了解显卡内部的小伙伴可以跟随我的视角一探究竟。
\t外包装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外包装设计的非常Young非常2次元,正面大面积印刷了星曜娘二次元IP形象,贴合时下潮流主打一个年轻化设计。
\t反面的显卡功能特点的介绍也被哆啦A梦背景框包裹着,细节之处值得肯定。
\t星曜娘

\t
\t事实上,影驰RTX 5070星曜有两个SKU,一黑一白,白色LUNA,黑色NOX。同时还专门设计有Q版星曜娘,影驰誓将二次元进行到底。
\t本体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上盖正面,加入HOF设计元素,并且支持ARGB信仰光。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反面及尾部镂空散热区域特写。
\t区别于市面上大多数厂家的设计方案,尾部区域没有过多的炫技式设计的冗余,简单粗暴的让位于散热,正面颜值反面性能,面面俱到。
\t接下来开始拆解磁星MAX散热器。
\t磁吸式上盖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一体式磁吸上盖及局部特写,IML ARGB穹顶灯贯穿星环阵列加上三颗95mm新霜环风扇,犀利冷静。
\t你会发现特意安排的HOF设计元素,这说明影驰对其寄予厚望。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上盖一头一尾大图特写,加上尾部嵌套式设计,将BOOSTAR的星星元素融入其中,同时支持ARGB信仰光。
\tY1S1,HOF是影驰的头牌,星曜有这样的规格完全属于反向越级设计,诚意十足。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一体式磁吸上盖内侧,可以看到固定磁铁及三个风扇转接小PCB板。
\t由于采用的是磁吸分离式设计,所以风扇的小PCB板上会有四颗金属触点,应该是铜合金材质,长期使用稳定不氧化。
\t背板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换上白色显卡背板,那种感觉又来了,通体纯白,纯净又纯洁。
\t灰色的BOOSTAR及星星标识,在白色背板的映衬下,在我看来透露着矜贵又略带高级感。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出厂多附送了一块显卡背板,一镜面一纯白,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装机搭配诉求。
\t透过背板螺丝固定孔位的特写,你会发现工艺及用料的严谨。
\t散热模组

\t
\t可以看到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散热本体,大面积高密度的散热鳍片与金属中框合二为一。肉眼可见的高品质,毋庸置疑!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七根镀镍热管贯穿散热鳍片,同时使用了白色喷涂,从里到外将白色进行到底。必不可少的还有固定上下盖的小磁铁。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三个散热风扇接口特写,小4pin接头两黑一灰,线材为纯白同时标配热缩膜,细节处理到位。
\tPCIe 5.0 x16金手指特写,金手指上方可以看到小磁铁。散热模组总共六个磁铁,牢固程度不用担心,同时吸力适中,拿取不费力。
\t
\t由于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TDP热功耗设计并不高,所以完全没必要采用均热板,但是也没有使用热管直触的廉价方案。而是使用了与中高端风冷散热器一样的铜底接触方案。
\t大家可以看到散热铜底中间硅脂的面积很小,仅仅只有大概四分之一的面积,可见用料之豪华。同时尾部散热镂空部分与拆卸之前几乎一致,变化不大。这样的设计并不是偷工减料,反而更大区域的镂空,鳍片的散热效率更高。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供电散热部分也是做到万无一失,标配高导热系数散热硅脂,完全覆盖不留死角。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一体压铸合金中框与散热鳍片部分采用一体化设计,同时进行了全白化的喷涂,与外壳颜色保持一致。
\t透过大图特写,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散热鳍片排列得整整齐齐整齐,与中框严丝合缝,工艺严谨。
\t裸卡

\t
\t可以看到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PCB裸板采用非公8层PCB设计,长度大约20cm高度越肩。金手指支持最新的PCIe 5.0,PCB反面没有其他元器件。
\t核心及显存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 GPU搭载核心:GB205-300-A1,Blackwell架构,拥有6144个CUDA核心。标配六颗SK海力士显存,单颗容量2GB,显存总容量12GB。显存类型GDDR7,丝印SKhynix H57G42MP2A。
\tRTX 5070定位属于中端SKU最强守门员,将竞品的高端SKU死死压制在了中端,以至于AMD放弃了高端显卡的发布。
\t输出接口及供电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标配四个显示输出接口:三个DisplayPort 2.1b,一个HDMI 2.1b。
\t接口旁边就是供电电路(12+3)、固态电容电感等元器件。在GPU核心及供电电路之间,布局了两颗BIOS芯片,来自于北京ISSI矽成的IS25WJ032F NOR FLASH闪存芯片。
\t板载芯片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的供电主控芯片AOS ENC0(AOZ73004CQI),电源监控芯片GM012 SX195 2024030,PWM芯片UPI uS5650Q(显存供电),稳压芯片GStek 7155,EEPROM芯片辉芒微FT24C02A。
\t不管是芯片还是元器件均来自于国内外大厂,包括固态电容也是日系FPCAP及台湾钰邦出品,不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t接口及开关

\t
\t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板载接口包括:12V-2x6供电接口、小4pin ARGB接口、散热风扇接口。还有一个BIOS切换开关,支持标准模式与性能模式自由切换。
\t散热风扇接口旁可以看到电源供电接口的布局,这样布局的接口主要用于20周年纪念版的显卡。看来影驰后面还会推出此类供电接口布局的非公SKU。
\t
\t总结

\t透过静态拆解,相信大家对影驰RTX 5070星曜LUNA OC有了更深的认识。
\t在我看来,更多的不是用料这些东西:一体式磁吸上盖、七根镀镍热管、IML ARGB穹顶灯、新霜环风扇 95mm、一体压铸合金中框、大面积饱和式鳍片,这些注定带来高标准的使用体验。
\t我反而关注磁星MAX散热模组比较多。区别于竞品,影驰创新性的使用磁吸式一体式上盖,将散热模组一分为二,不仅拆卸方便后期维保也轻而易举,更重要的是给玩家DIY留下充分的余地。Y1S1!影驰作为一线显卡品牌,敢于尝试创新并且出品成熟度如此之高,不得不点个赞。
\t同时质保升级到了三年半,还可以个人送保,综合体验几乎是同类型SKU的标杆。对于近期需要升级显卡或者装机的小伙伴,可以多多考虑。
\t
\t硬件搭配

\t
\t鑫谷数智DM-850G双金牌认证数字电源,数字电源技术普及先锋!
\t12.5cm短盾结构机身机箱内兼容更佳,多接口盲插专利技术,80PLUS+PPLP金牌认证,主动式PFC架构,全日系电容。MCU+MCU双芯智脑CRPS服务器电源算法下放。灵眸数字技术 HiMOS软件,120MM液压轴承风扇支持自定义曲线调节。
\t支持高标准ATX3.1标配12V-2X6接口原生支持PCIe5.1,90V-264V宽幅电压自适应,合金铜端子稳定性更强,10年质保。轻松支持RTX 40/50系的大功率显卡。
\t
\t朗科Netac Z系列 台式机RGB内存条是朗科的旗舰之作,也是国产RGB灯条巅峰之作。
\t从外观到性能都无可挑剔,支持XMP 3.0实现轻松一键超频。原厂SKhynix特挑颗粒,在1.8mm铝合金加厚马甲及电镀工艺的双加持下,不仅超频性能稳定视觉还呈现镜面特效,无出其右让竞品汗颜。1600万色沉浸式RGB加上电镀导光条的加持,让光效体验拉满!
\tZ系列 提供32/16*2套条,6000MHz,6200MHz,6600MHz,7200MHz,7600MHz,8000MHz可选,同时支持终身质保。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