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用过代驾服务么?代驾司机一般都是踏着电动滑板车呼啸而来,完工后从车子后备箱再拿出滑板车又呼啸而去,只留下醉后的钱包又瘪了一层。新型代步工具有那么多,为什么选择电动滑板车?道理很简单。电动独轮车、扭扭车较难上手,且危险系数高;体感车安全操作简单,但体积太大不便携;电动滑板车正好取长补短,学习成本很低,折叠后易便携,相对安全和速度较快。这样一来,电动滑板车就成为上班、休闲时较好的代步工具。 其实,自己最早时接触的是独轮车,还曾畅想脚踩风火轮在人群中装B,但那些痛苦的回忆,宝宝心里苦不想说。从此,自己远离独轮车和扭扭车这类没把手的车子。这次从朋友处搞到一台型号为Cubike C1的电动滑板车,虽然是正在改进测试的众筹工程版本,但正因为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返璞归真后的滑板车体验才更为真实。 电动滑板车的潜在用户,大多就是为了短途上班和休闲娱乐使用,势必然对于便携性就有了较高的要求。从市面上电动滑板车来看,在乘坐地铁或者上楼时,基本采用的是方向杆和车底板对折的方式,可以拖行省力。 但是,Cubike C1的特点在于打破这种惯性思维,直接把电动滑板车做成折叠和模块化的综合体,然后自带收纳包。这样一来,整车折叠状态的C1体积也就相当于一包矿泉水那么大,相对来看很小巧MINI,而且中间的束带正好作为提手。设计出发点较好,一个是出行时携带更方便,而且在地铁、公交、电梯等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也不用担心车轮把路人或者自己的衣服蹭脏了。 收纳包内层装折叠后的车身,外层分别装两段立杆和充电器。周末出去度个短假,直接把收纳包往车子后备箱一放就全部带全了,在目的地不管是骑行还是充电,都比较便利。建议在量产时,可以把收纳包的容量再稍微做大一点点,现在是刚刚好,抽放时比较紧。 Cubike C1在收纳状态时,车身进行了对折、后轮一分为二、把手收缩起来、立柱拆下中上两段。这样听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安装过程很简单,从收纳包到整车展开,也就是抽(从收纳包把各部件抽出)、展(把车身伸展开锁定)、插(把立柱依次插到车身)、拧(拧紧支撑杆和合并后的后轮)几个步骤,耗时也就一分钟。下面,看不著名演员的不熟悉操作演示。 如果把市面上大多数电动滑板车比喻为南方娇柔妹纸的话,Cubike C1就是北方的女汉子。确实,Cubike C1的工程版,没有涂装,相当于素颜朝天了,7.5KG的重量,更突显了骨架的粗壮和结实。不过,事物需要正反两面看,女汉子可能不如娇柔妹纸颜值高,但绝对耐糟啊。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同样的材质,粗的就是比细的结实,宽的就是比窄的稳当。比如,C1踏板够宽不,自己穿45码的鞋子,对比更明显。 Cubike C1的车身在展开后,把中间位置的锁定把手压平就固定住了,日常使用也会踩在脚下,这个安全性没有问题。而立杆的支撑,是靠两根支撑杆固定,在从折叠状态伸展开后,拧紧两根支撑杆中间的螺丝就行,因为连接处有凹槽对接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结构,也保证了立柱的牢固。 立柱与车身连接的转向机构被覆盖保护起来,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防尘的效果,看起来也足够粗壮,最大转向角度为60度。在立柱一侧,设计了一枚的电源指示灯,用不同状态显示电量。立柱正面,布局了4枚LED灯组,实测亮度满意,犹如夜间一道闪电划过···· Cubike C1的立柱是拼插在一起的,卡扣锁定采用简单的按压式,因为管壁比较厚,连接的稳定性经过压力测试没有问题,后边会说明为啥叫压力测试。 把手采用的是抽拉式,骑行时从两端拉伸,增大握持面积。这个把手看似简单,其实还有不少特别的功能。首先,把手中部是操控推杆,通过上下不同的推力以及位置,决定车子的动力输出不同。比如,向前推一次是增速一次,而用力向前推到底是持续增速;向后推一次是减速一次,而用力向后推到底是电磁制动。紧挨着操控推杆右下角的按钮可以控制系统开关机和控制车灯,也是通过短按和长按不同状态控制,也很简单。 再者,Cubike C1为了安全,特别在两个把手上都设计了隐藏式电容感应开关。简单来说,只有两只手都握住把手,才允许推杆及按钮操作,车子才能正常骑行。在骑行中,只要右手离开把手,车子会立刻停止电力驱动。这样的话,假如发生意外的话,手是一定会离开把手的,车子停止供电,危险便不会放大。 Cubike C1还有一个更特别的地方,把手的操控和检测组件与车身供电的通讯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的,没有线路制约,这就是能够拼插折叠的一个基础。不过,手把的无线发送耗电非常小,这么长时间使用也没充过,据说就算低电量时鸣叫提醒,还能继续使用10小时。把手充电口就在操控推杆的另一面,平时用专用的塑料盖子保护,也有一定的防尘防水作用。 Cubike C1是前后两轮滑板车,但是为了折叠,后轮子可以一分为二,使用时推动中间卡住并拧紧合并螺丝即可。电动滑板车基本都是实心胎,所以减震效果都一般,C1在后轮支架上设计了减震弹簧,有一定积极作用吧。从图中也可以看到,后轮支架也是比较结实。 Cubike C1采用前置轮毂电机直接驱动,电机的功率为120W,最高行驶速度为20Km/h,真心不慢。前轮实心胎上有着较深的胎纹,经过这几天骑行测试,看着应该是比较耐磨损。 在供电上,Cubike C1采用的是动力型三元聚合物锂电池,电池组容量为11AH,续航能力在40公里左右。电池外边覆盖了铝合金底板,这样在充电和放电时,能有效散发热量,也起到保护电池组的作用。 Cubike C1供电总开关在机身右侧,采用的是电压插套,这个看似比按钮麻烦,但是物理断连在安全性上更高,毕竟是电源总控制。在插套旁边是充电状态指示灯、电量指示以及车速档位选择按钮。在每次骑行时,先插上电压插套,然后按压中间的档位按钮,可以选择低速档、中速档、高速档,方便在不同的路况和技术下,有合适的最高速度,也是为了安全。 我们在回归主题,用电动滑板车上班和代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自己是标准的北方汉子,身高一米八七,体重一百···公斤。所以,Cubike C1的粗壮正好给了一种安全感,不怕压坏了,当然自己也给C1莫大的压力。 在操控上,Cubike C1通电后,只要双手握把往前一滑电机就会启动,拇指操作推杆的模式也很自然,而且有了把手支撑,学习的成本较低,很快就能掌握要领,行进、减速、转弯的路感也较放心,在压过障碍物时的稳定性也不错。但是,毕竟自己太高了,相对来说74厘米的立柱,相对自己稍微矮了一些,不过自己不具有代表性,假如对大众来说,这个高度还是合适的。自己的解决办法是,上身前倾一些,把身体重量更多压到立柱上,骑行时就舒服了很多,所以前面说,立柱真心很结实。其实,既然立柱是可拼插的,建议厂家可以再增加一段中段立柱作为配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拼插。 在动力上,Cubike C1不管在哪个哪个档位,拉动自己这一百公斤并没有吃力,特别是速度起来之后,加速度感受还是很明显,一般的坡度也没有问题。这其中,可能是机身自带的电池电动势检测、大幅度均衡控制、串联放电优化等全方面电池管理有关。当然,这些过于深奥,反正关于动力,还是给自己惊喜的,毕竟当时这个是比较担心的。 在安全上,Cubike C1的无线隐藏式感应开关是个亮点,假如即将发生人车分离危险,手是第一时间离开车把的,这时能够立刻断电把车速降下来的设计理念很赞。个人建议,这种人体电容感应机制可以更严格一些,不止右手离开把手断电,可以左手离开也断电。这样一方面,大家都是右撇子,可以松开左手让车子断电,相当于往下拉推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够强制保证在正常骑行中两只手都必须同时握着把手,更安全。 在充电上,Cubike C1可以在两种充电模式下转换,修复模式下可以对电源智能数据修复,大约充电10小时;急需用车的情况下可速充,大约5小时可以充满。这样,既可以保证电池最大寿命,又能保证充电效率。 所以,在Cubike C1强劲动力续航,以及稳定的车身操控下,自己在来回10KM的上下班路程上,收获满满的自由。折叠后的MINI车身,也很方便的放到车子后备箱里,周末出游代步玩耍两相宜。当然,希望Cubike C1量产之后,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再好好涂装一番,到时我们再体验骑行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