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影音 国砖补遗之——谈谈iBasso DX80便携播放器

11622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说自己不是玩便携的,但折腾来折腾去反倒是便携器材最多,而这些器材里面最多的就是各种砖头了。关于这些便携播放器,今年二月份我已经写过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全的评价贴了,只不过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机器并没有包含进去,同时在发表之后又有一些新的产品发布,所以那篇帖子应该说还是有一些缺憾的。

在那篇帖子中很多人都问到DX80,但当时我没找到这个机器,也正值过年前后,借器材之类的比较麻烦,也就作罢了。说起来iBasso之前推出的两台机器我倒是都玩过,不过留给我的印象并不深,比如DX100,作为国砖触屏始祖来说,它的出现确实是令人振奋的,但由于主控等各方面性能的问题,虽然声音还不错,但操作体验并不理想加上价格比较高,淡出大家视野也是很正常的。相比之下DX50和DX90可能更为人所熟知一些,前者是一款入门级定位的机器,推出的时候我好像用录音笔多一些,对这款机器关注的不多。DX90则是国砖主流价位的产品,2K+定位的它也是触屏+实体键的设计,不过由于屏幕比较小,触屏功能虽然不错但实际使用意义不大。从声音上来说,DX90我认为是比较典型的流行风格机器,听感上柔和流畅,但对于声音质感的还原要差一些,比较典型的是听弦乐,弓弦摩擦的顿挫感表现的不够理想,不过对于流行风格的机器来说,这点并不是很重要。


DX80是iBasso新一代机器,从定位上看是替代DX90的,但价格反而低了一点。虽然设计风格类似,但这两代机器的改变还是很大的,之前一些比较鸡肋的地方如可换电池设计和较小的触摸屏都做了调整,增益调节也从机械开关变成了电子开关。当然,更大的改动是在内部,他家之前的机器比较喜欢用ESS的芯片,不知道是不是赶时髦,不过ESS推出的高参数DA芯片确实对整个业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到了DX80则改成了经典的CS4398方案,这也是很多国砖比较喜欢用的一款芯片,不过呢,你们知道的,我是反对唯芯片论的,用什么东西做并不重要,能出好声才是王道。

手上机器不少,但肯定不能每一个都拿来和DX80对比了,要不又变成横评的帖子了,而且大家也都知道,横评是很得罪人的。前一阵子微博上还看到只因为Q群里聊几句然后截了个图一帮品牌粉丝就开始撕逼了,这还是只聊几句,这要是写出来,还不得闹翻天啊。而且很多时候当机器素质类似的情况下,区别更多地体现在口味方面,喜欢或不喜欢都正常,所以只用已经不再生产且公认水平不错的QA360LE来对比一下。

由于这两台机器操作设计和系统构架都不是一个类型的,所以比较操作什么的是没有意义的,何况既然选择了国砖,对这方面显然都能包容,关于DX80的操作设计后面单说,还是先说大家最关心的音质部分。(两台机器数字滤波都设置成陡降,DX80写的是快速,都一个意思,QA360LE无增益选项,DX80设置为高增益)

低频部分QA360LE下潜要深一点,但区别相当细微,需要反复对比才能听到,而且对于播放器来说我觉得高低频下潜和延伸现在大家做的都差不多,除非是调音处理中故意抹掉一点,都则都差不太多,就没必要多说了。

不过在低频凝聚度上,二者是有区别的,QA360LE的低频更扎实凝聚,能量充沛却不冲不硬,后两个问题是很多中低价器材容易犯的毛病,低频做扎实了,但也作死了做硬了。作为2K级别的机器DX80的受众群体比QA360LE的群体要大一些,那么就必须考虑更强的普适性,所以DX80没有过多追求素质,将低频做的比较宽松,泛音略多一点,听起来很饱满,但这种饱满是由于泛音填充的效果,实际上能量感比QA360LE弱一点,这种差异表现在乐曲上就是听大提琴时可以感到DX80的提琴要大一圈,形体感氛围感更好声场大一圈,但定位和质感不如QA360LE。

瞬态方面二者都不错,不过由于能量感上的差异,听钢琴的时候QA360LE演绎爆发力强节奏快的曲目较好,DX80则更擅长那些舒缓的曲目。看到这,如果有朋友看过我写的I5与QA360LE的对比可能会说,你这个评价前后矛盾,在那篇短评中,我说QA360LE更适合慢节奏的钢琴曲。没错,这就体现了对比的重要性,与I5比QA360LE是柔慢一些的,但与DX80比QA360LE则要快硬一点。,而且这些区别都是比较细微的,所谓的快和慢都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归根结底,这两台机器低频上的区别实际上是对音乐虚实把握的不同,QA360LE比DX80更实一些,好处是定位精准爆发力强,缺点就是要牺牲氛围感和宽松度,从这方面看,DX80对于听感方面考虑的似乎更多一点,毕竟现在耳机很多低频都比较饱满比较有力度,如搭配低频扎实的前端可能会出现低频偏多的问题,再加上便携播放器的耳放部分必然是有所牺牲,对于那些对前端要求较高的儿来说,在机器控制力不够的情况下,低频做宽松一些,普适性会更高。

高中频方面两台机器差异比低频部分大一些,比如人声方面,QA360LE的人声是比较正的,带一点略暖的音染,但不明显,总体来说比较饱满,韵味也不错。而DX80的人声比QA360LE要远一些,而且更软一点,并不是流行机常见的那种饱满突出的人声,和上代DX90相比,人声也没有那种淡淡的甜味,中频的密度还可以,很素雅的风格。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果听那些为了发烧而发烧的人声录音,很多机器听起来都有点过了,DX80倒没这个问题。如果按照男毒女毒的分法看DX80,我觉得这个机器两者都不沾边,它的人声并不是那种一耳朵很毒的风格,如果有这方面的需求,可以考虑选一个人声突出的耳机。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低频部分的影响,在高频方面DX80要更亮一点,并不算犀利,不过这点高频的提升让DX80听起来更通透。弦乐很好,之前我一直说DX90的高频质感不足的问题在DX80上面是没有的,虽然这个机器也不是那种全频带高密度的机器,但他的高频我觉得做的还不错,延伸没啥说的,你要那种直上云霄的肯定没有,但也没有被人为的抹去一点超高频,细节交代的比较清楚,质感也可以。如果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比较通透,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对于DX80来说最难回答的问题可能就是——DX80是个什么风格的机器。我觉得他是一个很稳健的作品,声音整体比较均衡,不是那种特色韵味机。至于上面说的,低频不如QA360LE扎实,同时拿在手上AB对比你就会发现,这些差异都是比较细微的。人声略虚这一点多少会减点分,不过现在人声好的耳机可选择的太多了,并不是什么问题。

声音就是这样,比起之前的作品,DX80的个性少了很多,但新品中这样的机器似乎不少,估计厂商也是逼得没办法了,高端可以出点特色产品吸引客户,而DX80这种中端主力机型还是做得全面一些更保险。


简单谈几句做工和操作,这个东西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看看图就知道了,网上开箱图很多,都是便携播放器常见的配置,值得一提的是硅胶套的手感比DX90好很多,那个机器的硅胶套简直就不像是硅胶做的。

与其他国砖一样,大量使用了金属材料,摸着比较有手感,TF卡槽处加了个防尘盖。LO和PO都安排在机器底部,数字输出在顶部,这个设计和DX90是一样的,然后就经常发生插错孔的问题,不知怎么大家好像都觉得上边那个插孔是耳机口,DX80也是如此,不过使用硅胶套就没问题,顶部插孔有个对应的硅胶塞子,可以防止误操作。

界面风格有点像AK的机器,操作很流畅,其实一说起触屏机操作不好,我们能想到的貌似都是同一个东西,其他的无论是X7 I5还是DX80都没有这个问题.播放页面左滑右滑可以找到两个设置界面,顶部还有个快捷下拉菜单,不用看说明书直接上手是没问题的。

这就是DX80,国砖中中端的定位,2K出头的价格,声音虽然特色并不鲜明但素质在那里摆着,功能该有的都有。和前代作品放在一起看,说他是DX90的替换版也许并不对,又或许是经历了几款产品的沉浮起落iBasso终于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更多地猜想只能等待DX200出世后验证了。不过不管怎么说,DX80确实是个不错的全面型机器。

梼昧狂客

6

粉丝

0

关注

22

文章
积分
103
关注 私信

热门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 首页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