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razyTin 于 2015-5-28 08:59 编辑
其实很早就像写这篇东西,只是每当开始写的时候,总觉得不知道从何下手。一直拖到了最近的心血来潮……
从有记忆开始,我就记得老妈床头放着一台CD随身听和一堆唱片,在那堆CD中,蔡琴阿姨应该占了一半吧。除此之外,李克勤、许美静、徐小凤、陈百强、山口百惠、无印良品(光良&品冠)等,他们的声音陆陆续续地出现在我的耳边。那时候,CD机只是最普通的CD机,耳机也只是最普通的耳机。这二十来张唱片,我听到每张唱片的歌曲排序都可以背下来了,但仍旧听不腻。时至今日,这台应该差不多20年的CD机,还在我妈的床头,每晚播着歌,陪她入睡。
随着MP3的当道,唱片的没落也如期而至,尽管很多人都觉得MP3的音质始终比不过唱片,但其强大的便携性,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听歌的需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也拥有了人生第一台MP3(已经找不到了),与此同时,一台极其廉价的书架一箱也出现在我的房间。
当年的书架音箱并没有什么USB、iPod连接之类的功能,有的只是最简单的,CD播放、收音机功能。而就在那个时候,买唱片似乎成了我的一个不能被人理解的嗜好。
尽管买唱片这个嗜好从十年前到现在一直没变过,但不可否认的是,随身听自始至终是我听得最多的音频设备,所以,对于高端随身音频设备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动圈、动铁,一单元、N单元,大容量随身听、WMV格式……这样的词语开始充斥着我的生活,短短的两年时间,我的耳机从只有MP3自带的那条,陆陆续续地方面了一抽屉,然后就是另外一抽屉……头戴的、入耳的、入门级、监听级、舞台用、DJ用的,大大小小一大堆的耳机围绕在我的身边……
那时候才发现,随着我的耳机越来越多,我听的歌怎么就好像越来越少了?这不仅仅是因为每首歌的文件大小成倍增长,更多的是因为我希望听到的,是耳机的素质。这一刻,迷茫了……一方面是对更高端耳机的渴望,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听到的是什么。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指挥家,在他的家里,只有一台两千多的家庭影院。我很不解,在采访完结后,临走之前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不是因为对设备要求也挺高的吗?
“该听到的都听得到,这就够了。”他的回答让我很惊讶。 “很多时候其实我也是要听一些经典录音,但其实听这些对设备的要求根本不高,听得到乐器的定位、速度其实已经足够了。因为情感之类的东西,再好的设备也不会让其增加。”道理似乎就是这样,但又好像不是这样。
迷茫期接近了大半年,在这大半年里,买唱片依旧,烧器材也依旧。然而好像到了某一个moment,我突然发现,其实不同厂商同级别的器材,并没多少素质上的差距,导致听感不同的原因,是器材的味道不一样。
就像UE TF10&ShureSE535,其实硬素质上并无多大的差距,只不过是各声入各耳而已。从那时开始,我开始退烧了。原因?因为我觉得器材的味道总是比不上音乐的味道。
如今,书架音箱还在,常用播放器从touch4换成了touch 5,耳机?se535坏了,只剩下TF10,其他的要么送人,要么出了,音乐的格式也只不过是最普通的格式,有损,但该听到的,都能听到了。
其实不是没有好的播放器,SONY M10、便携耳放什么的其实都有,只是基本都是拿来铺尘或者录音用。只是,我真的需要?比起那些动不动上千的器材,我宁可的CD架上多上几张唱片。
同样地,人们都说,现在还买唱片的都是土豪。对于这些事儿,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吧!一张唱片十首歌,卖100。平均一首歌也就十块钱,其中包含了作曲、编曲、填词、录音、后期……为什么看电影就值几十、上百块一张票,一首歌就连十块钱都不值呢?
音频设备,烧与不烧其实并没有什么对错。只是,我们听的,应该是音乐,而不应该只是素质。在我们的播放列表里,不应该只有《加州旅馆》、《渡口》、《红豆》之类的试音曲目,还应该有更多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
——勿忘初心 |